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张东梅 李军平
武安市西苑小学 河北邯郸武安市 056300
一、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互动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存在诸多影响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提升互动教学质量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课堂互动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小组竞赛、情境模拟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活动中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组织 “购物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模拟购物场景中进行加减法计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思维发展
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师生沟通
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形式单一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时,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长期采用这种单一的互动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
(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只有少数活跃的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活动中去,而大多数学生则倾向于保持沉默,仅仅是被动地倾听。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尤为明显,尤其是那些性格较为内向或者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他们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或者担心在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而遭到同学的嘲笑,从而很少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对实现互动教学的目标——即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构成了障碍。
(三)互动缺乏深度
在一些课堂上,互动的形式显得较为肤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基础,缺乏足够的深度和挑战性。这样的问题通常只能引导学生做出非常简单的回应,比如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无法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结果是,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无法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无法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为课堂互动教学提供方向指引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 “认识分数” 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会用分数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围绕这些目标设计互动教学活动,确保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互动问题是课堂互动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 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大家猜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进一步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操作;最后提出拓展性问题:“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吗?”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
(二)运用多样化互动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数学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完成。例如,在学习 “统计” 知识时,让小组合作开展校园内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学习 “乘法口诀” 时,开展 “乘法口诀接龙” 游戏,教师说出一个乘法算式的前半部分,学生依次接龙说出答案;还可以进行 “数字炸弹”游戏,在一定数字范围内设定一个 “炸弹” 数字,学生通过猜数,教师提示 “大了” 或 “小了”,在游戏过程中巩固学生对数字大小和运算的理解。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存在差异,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课堂互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性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对于性格内向、不主动参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温和的态度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互动中有所收获。
五、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多样化互动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互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在信息化背景
参考文献
[1] 王全仓 . 巧用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对策探索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04):143-145.
[2] 万红霞 .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3,(05):22-24.
[3] 郭恬梦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