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并网背景下水电厂调峰能力优化及协同运行机制
张善祺
大埔县梅江蓬辣滩水电站有限公司 广东 梅州 514299
前言:在新能源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正进入到各行各业中,它克服了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新能源和水电厂的结合,助推着新能源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也是顺应能源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水电厂水电系统的运行也更加安全高效。但是由于新能源供应时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水电厂的调峰能力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并促进协同运行。
1 新能源并网对水电厂的影响
新能源并网推动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同时也给水电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随着新能源的运用逐渐变得广泛,一系列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都接入了电网,由于新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因此对水电厂发电系统的频率造成了冲击。另外,新能源发电设备对输出功率的预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准确性,因此水电厂发电的功率就会受到扰动,这种扰动同时是不可控的。在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前,新能源的应用还在扩大中,它们越来越多地进入发电领域,使得电网的稳定性不断下降。新能源还对电压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由于可再生资源会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它们无法保持稳定供应,因此就对水电厂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电力的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保证,电压频繁发生起伏,就会导致相应区域的用电变得不稳定,造成停电。水电厂需要尽快完成调峰能力的优化与协同运行机制,克服由新能源本身缺点导致的供电波动和不稳定,并保证电力运行的安全和顺利,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带来保障。
2 新能源背景下水电厂调峰能力的优化及协同运行机制
2.1 增强水电厂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新能源并网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对水电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进行调整,以优化其调峰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保障电力提供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求。在人工智能迅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水电厂系统内也是一种顺应时代的尝试。利用大数据对新能源的波动进行分析预测,有助于水电厂提前做出调整措施。另一方面在水电厂中引入智能调度系统也十分重要。利用系统对数据的记录分析,实时对水电厂的调峰系统进行调整,重新计算电力的分配和供给。水电厂的电网结构也需要进行优化升级,设置更多的输电线路能有效提高输电能力,并根据用电的峰值进行路线开放数量的控制[1]。
2.2 新能源补偿
利用新能源对水电厂发电能力进行补偿支持。利用辅助设备引入新能源,参与进水电厂的发电过程中,使水电厂和新能源进行协同运行。在多种能源的助力下实现设备并网,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新能源的补偿设别具有随时开关的灵活性,水电厂在调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利用这份额外助力。
2.3 改善电能质量
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对新能源的波动进行有效控制。电力系统在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中会产生无功功率的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利用正好能够调节无功功率,维持电压的稳定[2]。及时调节功率对减少电能损耗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水电厂调峰效率的提高。
2.4 优化调度效率
将水电厂和多个新能源场进行捆绑,将供电单元进行分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调峰压力。同时对周围的中小电源进行整合,促进协同运行,进一步降低调度的压力,提高调度的效率。在协同运行机制下供电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供电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对资源的损耗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5 改造传统梯级水电
传统的梯级水电厂对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且在能源调度上具有局限性,因此改造这一传统模式将有效提高水电的利用效率,在整合新能源方面也达到更高水平 [3]。具体做法为通过抽水站的引入,提高水库对水位的调节能力,因此将电能进行储存,并方便进行有效的调度。这一新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高水电厂调度的灵活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在新能源并网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电厂的调峰能力进行优化和促进协同机制的运行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践出有效的方式来克服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水电厂在进行调峰能力的优化时,不仅可以从自身系统出发,顺应时代发展,引入先进的智能系统,来提高调峰的效率,减少损耗,还可以和新能源互相配合,推进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和新能源的相互补充,水电厂的调峰将变得更加稳定、更加高质量。在新能源将渗透进更多领域的背景下,水电厂的调峰能力优化将有更多的入手点。
参考文献
[1] 薛渊 , 奚春平 , 张新亮 . 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5,(18):72-73.
[2] 张思远 , 龙高翔 , 周过海 , 等 .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调度智能平衡系统研究[J]. 湖南电力 ,2022,42(02):29-36+43.
[3] 王健, 周星, 李孟洋, 等. 水电与新能源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及调控策略研究 [J]. 水电与新能源 ,2025,3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