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下实施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李启美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中心幼儿园 2714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重点强调,幼儿园方面需要与家庭及社区密切合作,并与小学进行顺利衔接。这样才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从而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要有效强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同时在家庭的深度参与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幼儿更有效适应小学阶段的相关要求,为其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明确当前幼小衔接及家庭共育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在落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前提之下体现出家园共育的综合效应。
1 幼小衔接下家园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家园认知存在偏差,教育目标不一致
某些家长对幼小衔接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有重视知识轻视适应问题,往往将衔接的重点放在提前教授幼儿数学计算以及小学拼音等内容上,而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社交能力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并没有进行更科学可行的培养。例如,在某些幼儿园的自理能力活动培养方面,并没有充分融入整理小书包以及制定作息表等相关内容。甚至有些家长认为不如多学几个字有用,导致家园共育参与度较低,幼儿的教育效果无法在家中进行有效延伸。
1.2 沟通渠道比较单一,信息传递不充分
当前,某些幼儿园和家庭的沟通通常以通知为主,例如通过微信群发布相应的活动安排或情况,发放相关联的成长手册,并没有充分实现深度交流和双向互动。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和幼小衔接的规划并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园也无法及时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和需求。例如,某些家长不清楚小学模拟课堂活动的设计目的和规划,并不能在家中进行积极配合,因此导致互动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1.3 共育内容存在脱节情况,缺乏协同设计
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内容往往存在各自独立的情况,幼儿园围绕教材开展衔接活动,家庭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准备,两者缺乏协同效应。例如,幼儿园通过小学参观日引导幼儿熟悉小学环境,但家庭并没有进行及时跟进和有效分享。幼儿并没有及时分享自身的参观感受,对于自身的疑难或困惑都没有进行及时了解,由此导致幼儿对小学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关内容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体现出系统的适应和准备。
2 幼小衔接下实施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2.1 充分优化理念共识,明确共同目标
在幼小衔接的导向之下,要想确保家园共育呈现出更加良好成效,需要在理念共识和共同目标的明确和实施方面有效加强。要有效通过专题讲座以及家长课堂等行为形式,进一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可行的幼小衔接理念,统一教育目标。在整体操作环节需要做好专题培训,使小学教师和学前教育专家融入幼儿园的培训体系中,对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培训和引导,并结合幼小衔接单元内容,确保衔接的核心能够转变为能力适应而不是知识超前。例如,要针对任务意识培养、时间管理等内容进行有效规划,明确相对应的设计逻辑,让家长也充分理解规则意识、自理能力对于幼儿小学适应的深远影响。同时,在经验分享方面也要不断优化,可以积极组织开展高年级幼儿家长沙龙,邀请已经完成衔接的家长分享自身的经验,并进行互动反馈。例如,怎样才能更有效配合幼儿园开展自主阅读以及整理书包,让新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共育方法,从而使其认知误差得到有效减少。
2.2 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互动
在具体操作环节,需要突破单一的沟通模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沟通体系,确保信息得到有效传递和及时反馈。同时,要通过线上平台利用家园公寓 app 或者小程序等,有效开设小衔接专栏。针对每周教材活动安排、幼儿课堂表现等有效规划,体现衔接的实效性。家长要随时反馈幼儿的家庭具体表现,积极互动。对于教材中的睡前故事打卡活动或相关规划,都要进行有效配合,上传幼儿的阅读视频。教师通过在线点评指导,有效形成双向互动反馈,在线下沟通方面也要不断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约谈或幼小衔接家长会等形式,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实现查漏补缺。例如,针对注意力比较薄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专注力游戏活动和家长共同制定相关家庭训练方案。在家园共育中,通过串珠子、拼图等游戏,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体现出家园教育同步效果。
2.3 科学设计协同教育活动,强化家园合力效应
在家园协同背景下,需要在家员工参与等相关衔接活动方面有效加强,要体现出实践导向作用,使家园共育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例如,可以有效围绕教材《我要上小学》等相关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亲子任务实践。如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小学心愿卡等,并且模拟小学作息表,幼儿园收集作品后进行相应的展示和分享,更加强化幼儿的衔接准备。同时,在小学衔接实践方面要有效优化,根据教材《小学探秘》的项目活动组织家长陪同幼儿参观小学,并且共同记录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回家之后,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理记录成手册。幼儿园后续要围绕手册积极开展课堂讨论,确保家园共育的实践活动和教材内容能够充分吻合,从而提升幼小衔接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推进环节,要想体现良好衔接效果,幼儿园方面需要充分体现出家园共育的效应和价值,确保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方面要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和互动反馈,并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方面有效创新,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形式,使得家园共育途径更加高效,为幼儿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 [J].学前教育研究 ,2023(06):45-48.
[2] 张萌 . 山东省编教材视角下幼小衔接家园协同策略研究 [J].早期教育(教师版),2024(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