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周启密

四川省什邡中学 四川 什邡 618400

引言

现今教育变革的风浪里,高中数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关键板块之中,它的教学形式革新显得尤其重要。开放式教学是种侧重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积极交流的教学方案,给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文将会从改变教学观念,改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创建多元评价系统这四个角度展开具体论述,怎样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当中落实开放式教学策略。

1 开放式教学的定义与特征

1.1 开放式教学的定义

开放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设置开放的教学内容以及采用开放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教学要素开放性与教学过程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不仅注重知识技能,更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培养;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不局限教材,联系现实生活,并且融合跨学科的内容;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要求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策略。允许不同的思路与个性化的发表观点;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提倡过程性与发展的,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面对新时期时代的人才素质的要求。

1.2 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开放式教学有许多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起形成了它独特教学风格和效果。民主性特征表现在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老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过程性特征重视学生的学和思考过程。而不是只看重结果对错,生成性特征在于教学时不断冒出新问题和新思路,教学内容和进度随情况而定,多样性特征体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思维方式多元开放,鼓励各种意见和解决办法,互动性特征要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在思维交流中加深认识。这些特征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一起推动教学效果改善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2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2.1 教师对开放式教学认识不足

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对开放式教学的理解存在明显偏差与局限。很多教师把开放式教学简单当成课堂讨论或者小组活动,没认识到它背后深刻的教育理念和系统的实施要求。对开放式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怕影响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缺少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要领把握不准,不是放任不管就是走个过场,没有实质开放。专业素养上,一些教师缺少设计开放性问题和开展开放式活动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探究过程,这些认识上的欠缺极大限制了开放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需要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去改善。

2.2 课堂组织与教学资源利用欠缺

开放式教学展开的时候,课堂组织和资源利用上存在不少问题。课堂管理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掌握开放和收敛的平衡,有时控制太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有时又放任自流影响了教学效率,时间安排不合理,开放式探究要花很多时间,和紧张的教学进度发生冲突。空间利用不充分,传统的教室布局不适合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教学资源开发不够,没有足够的高质量开放性问题库和探究素材,很难支撑深入探究活动。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浅,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在支持开放式探究方面的优势,这些组织和管理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开放式教学的开展情况,要从多方面加以改善和完善。

3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

3.1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开放式教学意识

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 . 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由课堂主宰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潜力。建立开放的教育观,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生成性,接纳不同的观点和多元的思维,增强专业发展意识,积极学习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学反思,学校方面要创建起一种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勇敢地去尝试和革新,营造出一种支撑开放式教学的文化环境,通过观念上的彻底改变,给开放式教学的开展塑造起牢固的思想根基。

3.2 优化课堂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是开放式教学实施的重要一环,在以问题导向学习理论为依据的开放式教学背景下,设计具有一定难度但又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使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一定支持以及引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搭建真实的学习环境,让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学习的意义感以及趣味性。在学习活动方面,设置多元化的类型,像开展数学建模、进行课题研究或者举办辩论比赛等活动,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能力有所涵盖,引导并掌控过程,给予方法以及策略上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还要安排弹性化的一些计划,预留出空间给生成内容,依照课堂上出现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3.3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开放式教学实效性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开展开放式教学的重要前提。要深度挖掘教科书中的开放性因素和探究性因素,设计出合适的延伸与扩展活动 ; 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类资源,利用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工具,支持学生的数学探究。摆脱传统教学的限制 ; 整合校外各类资源,结合日常生活以及热点话题来丰富数学的学习内容,丰富数学学习的方式。建立开放性问题资源库,整合开发各类优秀探究性素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支撑,积极捕捉生成性资源,把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开展开放式教学提供大量素材,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提升教学效果

多元评价体系的形成是开放式教学的重要组成,形成过程性评价机制,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提高。而不只是看重结果,采用多元评价手段,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分层评价标准。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感,重视发展性评价,给予及时回馈与引导,协助学生认识短处,明晰改进方向,重视评价的鼓励作用,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和创新思维,增进学习自信心,而且要形成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开放式教学的开展情况展开思考并加以改善,从而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结语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要借助教师、学生和学校等方面的努力。才可以做到,凭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恰当使用教学资源并创建多元评价体系这些手段,我们能够推动开放式教学策略更好地落实到高中数学新课程之中,这样既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静芬 .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策略探讨 [J].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2(2):178-180.

[2] 李静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J]. 中华活页文选 ( 高中版 ),2023(16):130-132.

[3] 陈露雨 . 论新课程理念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