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华婷
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课时内容堆砌、要素关联薄弱的现状,本质是对单元核心脉络与育人价值挖掘不足。主题意义的缺位,致使单元育人目标偏差、效能不足,因此明确主题意义的理论要义、强化其教学实践至关重要。因而,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各单元的语篇内容以及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单元主题意义,逐步构建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目标的和育人效能同频共振。主题意义教学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与实践,主要在于提炼单元主题意义、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明确单元教学原则,以此铸牢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根基。
一、提炼单元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实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单元主题,这是构建教学逻辑的起点,也为教学目标提供了核心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单元整体视角深挖主题内涵,再围绕主题意义分解出层次清晰、关联紧密的教学目标,让抽象的主题意义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任务,助力学生知识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At weekends》一课主要围绕“周末活动”展开,但是从整体来看,其深层主题意义并不仅在于如何描述活动,而是借助“周末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们了解周末活动的多样性,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以此为“灵魂”,教师在教授“周末活动”相关语言知识(如频率副词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语言与实际生活相关联,通过描述、评价和对比等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合理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应该整合其他模块的知识,通过数字化平台呈现Mike, Helen和 Su Hai 的周末生活,挖掘单元隐含的文化内涵,如中西方学生周末活动的差异,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个性化周末计划,并进行演绎和展示。让学生们既能实现语言的迁移创新,也能完成从“主题理解”到“主题实践”的深度转化。
二、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规划单元教学进程
对单元内各个板块的内容进行解读,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教师的关键职责之一。一方面,需要结合单元主题进阶路径设计阶梯式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链的同时,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需要以主题意义的探究逻辑为主线,设计情境化的单元学习活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纠正学生语言表达偏差的同时,同步引导学生发现语篇结构与主题意义的内在关联性。
在《At weekends》这一课中,教师可按以下路径展开教学活动:首先,规范学生朗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核心句型“What doyou do at weekends?”,并在语流中捕捉“周末活动”的核心信息,探究“他人的周末活动”,初步感知周末活动的多样性。随后,鼓励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及教材图文,全面把握语篇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句型,通过观察发现语法现象并归纳语法规律,学习服务于主题意义的逻辑表达。课堂上,教师通过“师生对话接龙”活动深化语言认知。教师说出核心单词,引导学生结合短语和句型进行补充,以强化其对单词、句式的深入了解,在语言互动中探究主题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语篇中不同的周末活动,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结构,并鼓励学生基于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创设语言情境、开展有效对话,并设计个性化周末活动计划,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周末生活的思考,在实践中提升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助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明确单元教学原则,实施单元教学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也能将其及时反馈给教师。在主题引领下的英语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落实评价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英语基础,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以《At weekends》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明确评价标准以及学生对词汇和对话的掌握情况。通过主题相关的情境问答评价学生对主题的初始认知,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接着,结合思维导图、语篇分析等活动,评价学生对“周末活动”相关语言知识(如频率副词、核心句型“What do you do atweekends?”)的整合运用能力,以及对中西方周末文化差异的理解,体现主题意义的解构过程。最后,通过设计个性化周末计划、小组演绎等活动,评价学生能否将主题意义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从“理解主题”到“运用主题”的迁移,呼应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用结合”的原则。
教师还应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聚焦对主题意义的个性化理解。落实家校共育的基本理念,实现家校协同评价,将语言知识延伸到生活场景中,形成“课堂- 单元-生活”的评价闭环,推动主题意义与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唯有在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实施各环节中,始终以主题意义为灵魂,才能推动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深度融合—既通过整体性教学提升效率,更让“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孙传萍.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探索[J]. 人民教育 ,2025,(06):79.
[2] 丁宁 , 徐梦然 . 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与主教材融合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S2):83-86.
[3] 孔繁英 . 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探析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J].校园英语 ,2024,(32):154-156.
[4] 周序, 高睿婧, 邱晓琴. 关注“主题”“意义”能够促进深度学习吗?——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反思 [J]. 教育学术月刊 ,2024,(12):79-84.
[5] 顾玲意.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J]. 教学与管理 ,2024,(17):56-59.
[6] 孙玉洁. 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4,(1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