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全育人”思想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创新研究

作者

刘宇媚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 梅州 514017

引言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 " 素质教育 " 理念的持续深化推进,品德教育已然跃升为校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作为学生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肩负着实施德育工作的关键职责,这一任务在高中阶段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落幕之后,高中班主任在德育领域面临着全新的工作要求,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目标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将这些理念切实转化为教育实践,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完整人格的培育成效。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一重要议题展开系统探讨。

1 高中阶段班主任开展品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中生德育培养涵盖五个关键维度:首先,在民族情怀培育方面,重点强化爱国教育,帮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培养珍视和平、团结奋进的情感;其次,关于理想信仰塑造,着重传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培育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精神;第三,文明素养养成,致力于引导学子建立诚信守诺、珍爱生命、环保意识等优良品德;第四,法治观念培养,侧重普及法律常识和校规校纪教育;最后,心理素质提升,着重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疏导及援助服务。

在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需要及时介入并采取科学方法引导那些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存在问题的学生。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思想观念的滋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发展目标,为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班级德育管理与整合发展过程中," 管理 " 与 " 教育 " 既是基本实施方式,也是两大发展趋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校规校纪、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等基本准则,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具有合理性和可追溯性。在实施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这些实践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借鉴【1】。

2“三全育人”理念在高中班级德育实践中的创新路径探索

2.1 以责任担当培育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德育场景实现全员参与

从当代高中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分析,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当学生产生自发性学习意愿时,才能形成持续的学习动能。班级德育工作同样遵循这一规律,要深入贯彻三全育人方针,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此过程中,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德育场景成为关键突破口。通过兴趣引导,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将自然萌发,最终达成全员参与的育人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维度【2】:

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效提升德育活动的吸引力。高中生普遍已形成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对各类社会议题往往持有独立见解。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应精选具有时效性的社会热点作为教学素材,这样既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又能有效激发其参与热情,同时还能检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程度。

注重互动交流环节,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正确建构。在确定讨论主题后,班主任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更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通过师生间的观点碰撞,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思维存在的局限性,认识判断中可能存在的偏颇。这种真实的互动情境不仅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充分体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2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实现全面育人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高中班主任常规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在于为学生群体构建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使集体氛围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效应,从而成为培育学生完整人格的有效平台。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依托各类实践活动来营造优质的班级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在实践育人、价值引领和环境熏陶方面的多重功能,确保学生品德养成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彰显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实施策略主要涵盖以下两个维度【3】:

确立德育实践的核心方向。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我们重点把握 " 爱国情怀"、" 法治意识"、" 感恩教育"、" 团队精神" 四个核心要素,通过定期举办主题辩论、演讲比赛、心得交流等活动,为德育实践搭建有效平台。围绕"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团结协作,提升生存能力"、" 孝亲敬老,学会感恩" 等实践主题,将育人理念深度融入班主任工作中,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方位发展【4】。

发挥班主任在实践指导中的关键作用。在确定德育实践主题和形式后,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实践指导。通过启发式教育和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重要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品格修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从认知层面到行为层面实现全面培养,助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最终成长为具备崇高理想、高尚品德、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5】。

3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在高中班主任开展日常德育工作时,真正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是一项需要全方位推进的复杂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高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准确理解" 三全育人 " 的核心要义,更要据此明确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实施内容和操作方法,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唯有如此,才能持续提升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深入探讨并实践这些观点,已经成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提升整体德育质量的关键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董艳艳 .“三全育人”思想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创新研究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5):0013-0016.

[2] 范巍文 , 王立伟 . 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 职业教育(汉斯),2022,11(3):270-275.

[3] 夏 文 红 . 初 探 红 色 文 化 在 高 中 班 主 任 德 育 工 作 中 的 实 践 [J]. 女 人坊 ,2021(16):114-115.

[4] 覃振球 .“恩威并施”策略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2020(7):00004-00004.

[5] 张仁轩 . 基于红色文化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路径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