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张雪娟
康保县新村幼儿园
一、引言
早期阅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最适合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新课标对学前语言教育提出“培养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绘本阅读活动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核心途径。当前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中,存在“设计随意化”“实施表面化”“互动单一化”等问题:部分活动仅停留在“教师读、幼儿听”的浅层模式,缺乏对幼儿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引导;部分活动选择的绘本与幼儿认知水平不匹配,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系统研究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对提升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匹配认知与兴趣
绘本选择与活动设计需贴合幼儿年龄与发展水平。从内容上,小班宜选择画面简洁、情节简单、主题贴近生活的绘本,中班可尝试情节稍有起伏、包含简单情感冲突的绘本,大班可引入主题更丰富、蕴含一定道理的绘本;从形式上,活动时长需控制在 15-25 分钟(小班15-20 分钟,大班20-25 分钟),避免幼儿注意力疲劳;从兴趣激发上,优先选择画面色彩鲜明、角色形象可爱、语言富有韵律感的绘本,通过趣味元素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互动性原则:强化参与与表达
活动设计需预留充足的互动空间,避免“单向灌输”。通过设计提问互动,如“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动物,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与表达;通过动作互动,如模仿绘本角色的动作、用肢体表现故事场景,调动幼儿身体参与;通过情感互动促进幼儿情感共鸣。互动设计需兼顾个体表达与集体参与,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现想法。
(三)整合性原则:融合多领域发展
绘本阅读活动需突破“语言领域单一目标”,整合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多领域发展需求。例如,阅读自然主题绘本时,可结合科学领域开展“认识绘本中的植物”观察活动;阅读情绪主题绘本时,可结合社会领域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阅读艺术风格鲜明的绘本时,可结合艺术领域组织“模仿绘本画面创作”活动。通过多领域整合,让绘本阅读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载体。
(四)开放性原则:预留想象与创造
活动设计需避免“标准答案限制”,为幼儿预留想象与创造空间。在故事讲述中,可故意留白,鼓励幼儿创编情节;在讨论环节,尊重幼儿的个性化理解,不强行纠正“不符合成人逻辑”的想法;在延伸活动中,提供开放性材料,如彩纸、黏土、画笔,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绘本的理解,保护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施路径
(一)导入阶段:情境激趣,聚焦主题
导入环节的核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自然引入绘本主题。可采用“悬念导入”,展示绘本局部画面,提问“大家猜猜这是谁的尾巴呀?我们在绘本里找答案吧”;“经验链接导入”,如“小朋友们都去过公园玩,今天我们要读的绘本里,也有小动物去公园了,看看它们遇到了什么”;“道具导入”,手持绘本角色玩偶,用角色语气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绘本里的小兔子,今天我要给大家讲我的故事”等方式。导入时长控制在3-5 分钟,避免冗长,确保幼儿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绘本上。
(二)共读阶段:多维互动,深度理解
共读阶段是绘本阅读的核心,需通过“讲读—提问—讨论”的递进式互动,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与情感。讲读时,教师需注重语言表达的感染力,通过语气变化表现不同角色特点,通过停顿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提问设计需分层:基础层提问聚焦画面观察,进阶层提问聚焦情节理解,如“小松鼠为什么要把松果藏起来”,拓展层提问聚焦情感与经验迁移,如“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保护自己的食物”;讨论环节采用小组或集体形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教师适时总结与引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深化对绘本主题的理解。
(三)延伸阶段:实践应用,拓展体验
延伸活动需将绘本阅读与幼儿生活实践、游戏活动结合,实现阅读体验的迁移与拓展。可开展“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我最喜欢的绘本场景”、用黏土制作绘本角色、分角色表演绘本故事,让幼儿用艺术形式表达阅读感受;开展“生活链接活动”,阅读《不挑食的小宝贝》后,引导幼儿在午餐时尝试新食物;阅读《整理小能手》后,组织幼儿整理自己的玩具,将绘本主题转化为生活习惯;开展“探究拓展活动”,阅读《奇妙的植物》后,带领幼儿在种植区观察植物生长;阅读《动物的家》后,收集不同动物栖息地的图片进行分享,延伸绘本中的认知内容。延伸活动需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避免成为幼儿的额外负担。
四、结论
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核心是“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绘本为载体,以互动为纽带”,通过科学的设计与有效的实施,让绘本阅读成为幼儿语言发展、认知提升、情感培育、审美启蒙的重要途径。适宜性、互动性、整合性、开放性四大原则,为活动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三阶段实施路径确保了幼儿阅读体验的完整性与深度;而针对现存问题的优化策略,则为活动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保障。对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而言,绘本阅读活动不是简单的“读故事”,而是需要用心设计、耐心引导的教育过程。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绘本阅读中的应用,让绘本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与包容性,真正促进每一位学前儿童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园梅.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绘本教学模式探索[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120-123.
[2]董艺.博物馆开展学前儿童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博物馆,2024,(03):87-95.
[3]郑晴.基于情绪表达的儿童绘本色彩设计研究[J].玩具世界,2025,(03):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