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探究
刘春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然而,传统的中职教学模式在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方面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数字技术的出现,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深入探究数字技术助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与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多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教学环境也相对简陋,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缺乏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学习条件。此外,教师的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数字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难以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
二、数字技术应用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学科教学内容革新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中职学校学科教学内容的革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强大整合能力,广泛收集并筛选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其中既涵盖行业最新的技术白皮书、深度案例分析,也包括生动直观的视频教程等。通过构建动态化的教学资源库,将这些多元信息有序融入课程体系,从而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追踪行业发展动态与岗位需求变化,建立教学内容的快速迭代机制,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贴合。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学校可以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及时引入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和前沿技术案例,如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框架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实例等,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行业的前沿动态。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建模软件,不仅可以全方位展示机械零件的结构,还能动态模拟其工作原理,将抽象的机械运动过程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可视化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理解深度。
(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数字技术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将精心录制的教学视频、配套课件以及拓展学习资料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的初步学习。进入课堂后,教学重心转向深度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的引入,更是为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创设高度逼真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实际工作场景。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借助 VR 技术,学生可以沉浸在模拟的汽车维修车间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反复进行操作练习,无需担心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损耗,有效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AR 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在教学中实时展示汽车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三)课堂教学环境升级
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环境的全面升级,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智慧教室的建设成为重要方向,学校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些设备不仅支持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展示,还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虚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搭建,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设备和场地方面的不足。通过数字技术模拟各类实验和实训场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高风险、高成本的实验操作,如化工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实验、建筑专业的大型工程模拟等。此外,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云端教学资源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访问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与拓展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空间。
(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推动者,其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制定系统的数字技术培训计划,课程内容涵盖在线教学平台的深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创意制作、VR/AR 等前沿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等。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技巧。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数字教学研究,支持他们探索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模式。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教学竞赛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建立完善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机制,从教学实践、科研成果、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教学改革的需求。此外,还可以搭建教师交流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共享,形成良好的数字教学研究氛围。
结语
数字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革新学科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升级课堂教学环境以及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然而,数字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大对数字技术的投入,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学生应积极适应数字化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技术将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带来更大的突破,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廖婷婷 . 数字化转型下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 策 研 究 [D].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2024.DOI:10.27036/d.cnki.ggxsu.2024.000381.
[2] 李维钧 , 高淑印 , 张幸铭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职学校数字化转型研究 [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5,27(03):17-22.
[3] 林小娟 . 数字科技在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J]. 兰台内外 ,2023,(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