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黄莎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五中初中部
一、依据真实学情,确保“教”的品质
“教”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是 “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工作时,要明确初中生主体地位,应当依据真实学情,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同学们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除此以外,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也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而要积极地鼓励同学们,自己学会动手阅读课本,让他们从阅读语文课本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在初中语文《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同学们进行课程导入,讲解信天游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背景,促使大家了解陕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性以及风俗习惯,并了解文章中“信天游”的主要特点。作者刘成章先生到了中年之后,他开始散文这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但是,他的散文内核还是有着“信天游”的旋律。所以才能写出“安塞腰鼓”那踏破岁月、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象,高原上那在沉默中爆发的鼓点。然后学生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引发思考,让其能够自主地对文章的内容展开阅读赏析,从背景中体会到作者的写作心情与目的。或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讨论学习,从讨论中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情与热烈。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全堂灌输,而是让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及时点拨,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声音,这样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发现同学们身上的优点,对其进行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进一步确保“教与学”的品质,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发散性地说,要及时进行引导,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到实处。
二、围绕课堂表现,发挥“评”的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师应有“教-学-评一体化”这样的教学意识,选择合理的和科学的评价方式,并使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评”也是为了促进“学”。教师为了将“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实到阅读课堂中,则还应该围绕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来发挥“评”的功能,可以是老师评,学生互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比如教师在上教研课时,孩子面对这么多听课老师,心里上可能有所畏惧,不敢大声说话,但如果上课教师能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其孩子的优点;或让其他孩子评价发言者的朗读或发言内容,可以大大鼓励孩子勇于在课堂上发言,也可以消除一些他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同学们在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表现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掌握大家的课堂表现,并给出对应的评价,反馈出最真实的学情,如此一来教师就能充分了解同学们的状态,展现“评”
的作用。例如,在鲁迅《故乡》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章的立意出发,完善评价表格的设计,针对不同人物的分析形成不同的观察点,明确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由老师进行阶段性评价与引导,既能促进初中生针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中心主旨的理解。完成本项评价后,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阅读鲁迅不同的文学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展示小组阅读教学成果。教师能够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其孩子多进行课外阅读,这也极大地发挥了评价教学的作用。
三、依托评价机制,展现“学”的素养
课堂的呈现是多样化的,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评价机制来上课。可以设计评价细则、告知评价标准,观察小组成员的分工方式、讨论程序和对不同意见的处理态度,关注学生在发言和倾听发言时的上课状态和基本课堂修养,借助评价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学习过程。形成不同层面的评价,从而发挥评价机能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看到学生的个人素养。展现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下,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要注重评价带来的激励作用,继而促使每个初中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受到最合适的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成效。初中语文本来就是比较注重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而非理论性知识的培养。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是义务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时,应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明确的目标设定,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教师并对学生适时作出评价,鼓励、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致和热情,确保“教-学-评”三者在课堂上有机融合,形成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周德进 .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艺术——评《语文教学艺术镜头(初中卷)》[J]. 语文建设,2023,(05):82.
[3] 叶婷 . 多元阅读背景下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策略分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0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