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朱芳
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231600
童谣,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琅琅上口的旋律,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童谣,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其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本文将从童谣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一、童谣的教学价值
(一)审美教育
童谣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感,成为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宝贵资源。童谣往往旋律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歌词意境深远,易于儿童接受并产生共鸣。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教授和欣赏童谣,儿童能够逐步建立起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学会从旋律、和声、节奏等多个维度去欣赏音乐作品。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感知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为他们未来的艺术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传承
童谣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域特色,融入教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学习和传唱童谣,儿童能够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童谣的传唱也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传承方式,有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二、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资源准备
建议提供丰富的童谣书籍,包括经典的传统童谣,以及现代创作的新颖童谣。这些童谣书籍可以涵盖不同主题、节日和季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展示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唱和讲解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童谣,帮助他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提供童谣音频资源,可以是录音或者音乐视频。音频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里听到优美的童谣歌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并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童谣的节奏、旋律和歌词。音频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的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和教授童谣。提供童谣视频资源也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视频可以呈现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包括舞蹈、动画、戏剧等。这些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童谣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的演唱风格和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除了书籍、音频和视频,还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童谣资源,如童谣绘本、手偶剧场等。童谣绘本可以使学生通过图画和文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童谣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手偶剧场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演绎童谣,培养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童谣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多样的童谣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课程中其他学科内容,实现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唱、音乐剧表演、绘画等形式来呈现童谣130
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游戏竞赛、手工制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加深对童谣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通过童谣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童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促进他们情感体验和情商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童谣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三)精选童谣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选择童谣内容方面。为了确保教学的适宜性与有效性,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挑选那些既符合他们心理需求,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童谣。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对于儿童而言,欢快的旋律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小星星》这首童谣,其旋律简洁明快,易于哼唱,深受儿童喜爱。通过学习这首童谣,儿童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节奏感。除了旋律美,童谣的内容健康性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易受外界影响。因此,教师应选择那些内容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谣。以《一分钱》为例,这首童谣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捡到一分钱并交给警察叔叔的故事,向儿童传递了拾金不昧的美德。这样的童谣不仅能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另外,童谣的教育意义同样重要。优秀的童谣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能够引导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培养情感。例如,《找朋友》这首童谣,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教会儿童如何与他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童谣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童谣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审美意义。通过精选童谣内容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未来,小学音乐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童谣教学的更多可能性,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蒋婷 . 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讨 [J]. 新课程研究 ,2023,(31):58-60.
[2] 吴雅锌 . 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3,(17):61-63.
[3] 闫昱. 以语言为载体的儿童音乐教育[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