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研究
谭宝莺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区学校 529100
前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导向,在这一背景下,对教师也有着严苛要求,应创新教学方法。其中,项目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能提高学习成效。而作业是课堂的重要延伸,教师应挣脱传统碎片化作业模式束缚,能以单元为整体展开项目式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原则
(一)核心素养聚焦原则
小学英语教师在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需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换言之,要确保作业设计能围绕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展开,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所以在推进项目时,要求教师能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1]。
(二)项目任务驱动原则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英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在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遵循项目任务驱动原则,要确保整个作业设计能以真实、有意义的项目任务为核心。同时,要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而设计,不仅能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并增强自信心,也能在完成任务中,主动运用单元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当然也应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进而通过从多维度着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差异适配性原则
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均存在差异,传统“一刀切”作业设计方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或者是学生能力不足,无法高质量完成作业,这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2]。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强调教师遵循差异适配性原则,保障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学生特点设计分层、弹性作业内容,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作业中获得发展,进而落实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单元中得到充分锻炼。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
(一)创设真实语言情境
传统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这种方法相对滞后,弱化学生的课堂地位,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改变现状,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时,应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运用语法词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Vacation Plans》时,教师应将学生分层,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设计简单的学习任务,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假期计划表”,要求他们用所学的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型,如“I will go to...”“I want to...” 来 描 述 假 期 的 出 行 地 点 和 想 做的事,这种任务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词汇和基础语法;对于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可提升难度,如布置 “编写假期旅行攻略” 的项目,要求需运用更丰富的语法结构和复杂词汇,介绍不同旅游景点的特色美食和特色景点以及注意事项。如应用条件状语从句 “If I haveenough time, I will visit...”以 提 升 学 生 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生,教师可展开创意比拼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通过用英语交流,不仅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全面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助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二)任务链层级分解
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上均存在差异,若延续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突破挑战,对英语教师有着新要求,应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同时要立足学生学情将任务分解,保证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高质量完成作业,从而增强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树立记忆乐观的学习心态,在接下来的英语学习中也能保持持久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例如,在学习《On Vacation》时,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可将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按任务链层级分解为不同层次。针对基础层任务,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词汇去描述假期曾经去过的地方,包括地名、时间以及做了哪些事情,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英语词汇和简单的句式运用,这种层次任务能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更轻松上手,避免打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等层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在度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事情以及困难,并向其他学生分享下当时的感受,以锻炼学生连贯表达和逻辑组织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可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要求学生在本课文的基础之上制作一份英语旅游攻略,应涵盖地名、美食、交通等要素,旨在锻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完成任务,从而通过这样的层级分解,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英语作业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学习成效。
(三)推进跨学科联结
跨学科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小学英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设计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以推动跨学科顺利实施,让学生了解英语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而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 如, 在 学 习《My Favorite Activities》 时, 教 师 应 放 手,将学习权利交到学生手中,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跨学科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具体可引导学生用英语写作的方式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阐明原因,同时融合美术学科,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喜欢的活动场景描绘出来,并在图案旁边用英文配上解说,以提升学生艺术表达能力和英语描述能力。教师还可结合体育学科,组织一场以“My FavoriteActivities”为主题的小型运动会,体育也是小学生必修课,教师可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擅长的运动领域,并向其他学生分享运动技巧,如篮球、足球等,这种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不再孤立地学习英语,能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英语学科与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取得理想项目成效。
(四)注重家校协同延伸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应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与学校建立联系,共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方案,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协同,这是课堂的重要延伸,通过引导家长参与到项目中,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不足 [3]。
例如,在学习《Good Habits》时,教师可在课前提出一些启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大家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吗?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压抑枯燥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份好家庭好习惯的养成计划,家长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与孩子共同完成任务,如每天抽出 15 分钟时间读英语,锻炼语感,或者是帮家里做家务,并进行打卡记录,每周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总结本周的完成情况,用英语写成简短的总结报告,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家长看到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进步。当然也能了解不足之处,通过与教师共同商讨对策,提出有针对性地完善建议,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总结报告,对于优秀的报告内容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家校协同,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英语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而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能以单元为整体,以推动项目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当然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语法的句型使用技巧。当然学生通过做作业也能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避免知识遗忘,最后通过多举措,发挥项目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达到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余蓝苑.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项目式作业设计[J]. 广东教育( 综合版 ), 2024,(10): 52-53.
[2] 安雪萍 . 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 [J].学苑教育 , 2024,(18): 55-57.
[3] 梁兰杰 , 韩莉丽 .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23,(07): 26-2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