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五育融合” 视域下的幼儿园早期阅读实践策略探究

作者

廖元媛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中心幼儿园 651499

引言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知发展、语言表达与社会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而“ 五育融合” 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协同育人价值,二者的结合能突破传统阅读 “ 重认知、轻综合” 的局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 “ 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作品内容” ,这与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当前幼儿园早期阅读实践中,存在资源内容单一、活动设计缺乏互动性、评价维度片面等问题,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从资源开发、活动设计、评价体系三方面,探究 “ 五育融合” 视域下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实践策略,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方案。

一、开发 “ 五育主题” 阅读资源包,奠定融合基础

(一)精选核心绘本,明确五育渗透重点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筛选兼具教育价值与趣味性的绘本。例如,小班选择《好饿的毛毛虫》,在认知 “ 星期” “ 水果” 等概念的同时,引导幼儿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中班选用《蚂蚁和西瓜》,通过蚂蚁分工合作搬西瓜的情节,渗透团队协作意识,并鼓励幼儿用积木搭建 “ 西瓜运输路线” ;大班则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为核心,在理解祖孙亲情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布料的变化,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

(二)拓展配套材料,丰富五育实践形式

为每本核心绘本搭配 “ 五育配套材料包” ,避免资源碎片化。以大班《小熊的花园》为例,材料包包含:德育卡片(“ 帮助小熊浇水” “ 分享花朵给朋友” 等情景任务)、智育工具(放大镜、种子生长记录表)、体育道具(小水壶、花园寻宝地图)、美育材料(彩纸、颜料、花瓣拼贴模板)、劳育用品(小花盆、花籽、小铲子)。幼儿在阅读后,可通过配套材料开展延伸活动,实现五育要素的深度融合。

(三)联动家庭社区,构建多元资源网络

邀请家长参与 “ 家庭阅读资源库” 建设,鼓励家长分享家庭生活中的阅读素材,如 “ 妈妈的烘焙日记” 、“ 爸爸的运动照片集” ;联合社区图书馆、植物园等机构,开展 “ 走出教室的阅读” 活动,例如在植物园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幼儿观察植物形态、参与植物浇水、用树叶制作贴画,让阅读资源从园内延伸到园外。

二、设计 “ 沉浸式” 阅读活动,实现五育有机融合

(一)情境导入,渗透德育与美育

活动伊始,教师用积木搭建 “ 小熊的花园” 场景,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展示绘本封面并提问:“ 小熊的花园里只有枯萎的小花,它很伤心,我们该怎么帮助它?” 引导幼儿表达关心与帮助意愿;随后,让幼儿观察场景中的色彩搭配,用 “ 我看到了 XX 颜色的花,它让我觉得 XX” 描述感受,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与表达。

(二)互动阅读,融合智育与体育

阅读过程中,采用 “ 提问引导 + 肢体互动” 模式。读到 “ 小熊播种” 情节时,教师提问:“ 种子需要什么才能发芽?” ,并带领幼儿模仿“ 播种” “ 浇水” 的动作;读到 “ 花园里长出杂草” 时,组织 “ 杂草清除比赛” ,幼儿分成小组,用小铲子清理场景中的 “ 杂草” 。

(三)延伸实践,强化劳育与综合素养

阅读结束后,开展 “ 我的小花园”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领取花盆、花籽等材料,按照绘本中的方法播种;每周记录种子生长情况,用图画或符号填写 “ 生长记录表” ;待花朵开放后,举办 “ 花园展览会” ,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花朵,并用花朵制作书签。整个活动以阅读为核心,实现五育要素的无缝衔接。

三、构建 “ 多元立体” 评价体系,保障融合效果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兼顾多方视角

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家长评价与幼儿自评、互评。例如,在《小熊的花园》活动后,家长通过 “ 家庭观察记录表” 记录幼儿在家种植花草的表现;幼儿通过 “ 星星贴纸” 自评在活动中是否帮助同伴,并互评谁的花朵贴画最漂亮。多方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避免评价片面性。

(二)评价内容具体化,覆盖五育维度

制定 “ 五育融合阅读评价量表” ,将抽象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具体行为表现。以德育为例,评价指标包括 “ 主动帮助同伴参与阅读活动” “ 愿意分享阅读材料” ;智育指标包括 “ 能说出绘本中的主要情节” “ 能回答与绘本相关的简单问题” ;体育指标包括 “ 积极参与阅读中的肢体互动游戏”“ 动作协调” ;美育指标包括 “ 能欣赏绘本中的色彩与画面” “ 能创作简单的阅读相关作品” ;劳育指标包括 “ 能完成阅读延伸的简单劳动任务”“ 爱护劳动工具” 。具体的评价内容让教师、家长更容易操作,避免 “ 空话式” 评价。

(三)评价方式情境化,避免机械测试

采用 “ 情境观察法” 替代传统的机械测试,在幼儿自然的阅读活动中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幼儿开展 “ 花园展览会” 时,观察幼儿是否能清晰介绍自己的作品,是否能欣赏同伴的作品,并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情境化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减少幼儿的评价压力,体现学前教育的趣味性与生活化特点。

结束语

“ 五育融合” 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发主题阅读资源包、设计沉浸式活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能有效打破单一阅读的局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大班《小熊的花园》等具体实例,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策略,但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五育融合程度、资源包的动态更新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幼儿园教师应继续立足幼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阅读实践形式,让早期阅读成为五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阵地,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书娟。五育融合视角下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J]. 学前教育研究,2023, (06): 45-52.

[2] 邓昊。基于 “ 五育融合” 的幼儿园早期阅读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幼儿教育导读 (教育科学版), 2024, (02): 18-23.

[3] 张翠青。多元评价体系在幼儿园五育融合阅读活动中的构建与实践[J]. 学前教育,2023, (1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