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电工程设计变更对造价动态控制的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

闫风光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引言

长江流域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巨型水电工程是我国“ 西电东送” 和绿色能源战略的核心支撑,因其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管理难度高,面临地质、环保、政策等多重变数,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设计变更不可避免。变更不仅影响施工方案和进度,还直接影响水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投资效益。当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如何科学应对设计变更、优化业主方管理策略,已成为提升巨型水电项目投资可控性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一、巨型水电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与造价影响

(一)设计变更的多重成因与复杂表现

巨型水电站的设计变更通常来源于地质条件实际偏差、施工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约束强化、上下游工程联动优化、功能需求调整等。例如,水电站在开挖阶段,频繁遇到岩溶、滑坡、断层等地质突发因素,导致坝体、厂房结构需动态调整;水电站因环保要求提升、水库调度优化等,需对枢纽布置和水工建筑物形式做出调整。业主方需统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信息,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

设计变更往往表现为结构尺寸变更、工艺路线调整、机组设备规格优化、环保及监测系统补充、材料替代等,这些均会引发工程量、工期和成本的显著波动。

(二)对施工进度与资源配置的深层影响

工程设计变更常导致关键路径工序调整、施工组织再优化及资源调配方案改变。如水电站在厂房设计调整过程中,需重新组织土建及机电安装的衔接,影响机械设备调配与劳动力需求,甚至牵动分包队伍和供应链计划的同步调整。这些变化直接导致管理成本、材料采购、机械租赁、人员工资等投入增加,业主方面临多点、多线的投资压力。

(三)对工程量与造价构成的直接冲击

水电工程初期多采用概算与动态预算,设计变更带来的工程量变化尤为明显。例如,在水电站大坝结构加固过程中,新增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用量,导致预算外成本大幅增长,部分设计变更还会引发辅助工程量(如对外交通、临建设施)或环保工程追加,导致总造价动态攀升。

(四)对业主方管理模式的倒逼与挑战

大体量工程的多轮设计变更对业主方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业主需组织多级变更论证会,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利益,完善变更流程与档案管理,强化对成本、工期及风险的协同控制,否则易造成造价失控与投资超支。

二、设计变更对巨型水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影响机制

(一)预算模型与动态调整的同步演化

在长江流域巨型水电工程实践中,业主方通常建立基于 BIM 等信息化平台的动态成本预算体系。设计变更导致原有成本模型参数发生变化,预算需实时调整。如遇大规模坝体变更、关键工艺路线优化,需通过 BIM 技术快速模拟变更对工程量、单价、工期等的影响,实现变更成本的前瞻性评估与决策。

(二)变更审批周期与管理链条的拉长

设计变更发生比较频繁,导致业主方需加密变更评审、批复、跟踪与归档等管理环节,预算调整与工程结算周期同步拉长。大型水电项目因其巨额投资与国资监管要求,变更流程严谨繁复,这需要业主需组织多专业专家评审,严格把控每一项变更的技术合理性与造价合规性,确保投资受控。

(三)动态控制机制的灵活性与精细化要求

巨型水电工程的造价动态控制要求业主方具备灵敏的监控与应急调整能力。在设计变更驱动下,造价管理需强化“ 预警—评估—调整—反馈”闭环。BIM 等信息化工具使造价数据实时可追溯、过程可视化,便于业主及时捕捉异常变动、科学制定补救措施,降低风险。

三、长江流域水电工程设计变更引起造价波动的关键因素

(一)变更性质与专业领域的影响幅度

设计变更涉及结构安全、设备优化、功能拓展等关键领域,对造价影响程度差异巨大。如水电站大坝坝体加固属于核心安全变更,直接增加结构材料与施工工艺投入,而部分厂区内部优化则影响有限。业主需辨别变更的本质与优先级,精细管理。

(二)变更范围与多专业协同复杂性

范围越广、专业交叉越多的变更,对造价的综合冲击越大。如在水电站高边坡防护和通航设施变更中,涉及土建、机电、环保等多专业,需业主牵头协调各方资源,动态调整预算与施工组织。

(三)变更时机与已投资源的沉没成本

若变更发生于施工初期,业主可相对低成本修正;若在工程后期或关键节点调整,需拆除、重建,或采购追加,沉没成本高昂。如水电站在机组参数调整后期变更,会导致部分设备返工,间接成本与工期压力显著增加。

四、业主方视角下设计变更造价动态控制的对策

(一)前置性论证与设计源头把控

业主应在项目启动与设计初期,强化多专业联合踏勘与方案论证,力求设计方案科学、成熟,提升前期可研与风险预判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后变更。对重大变更需求,组织权威专家评审,兼顾安全、环保、经济性和后期运维。

(二)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制度与动态预算体系

业主需健全设计变更提报、评审、批复、归档全流程管控,形成变更台账与追踪机制。动态预算管理应与 BIM 等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实现变更前成本模拟与决策、变更中实时监控与校核、变更后总结与纠偏。通过数据可视化提升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三)强化多专业协同与全周期动态管理

面对水电工程的体量和复杂性,业主应主导多专业团队间高效协同。重大变更需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共同参与,评估方案可行性及综合造价影响,实现多元约束下的动态最优控制。

(四)信息化驱动下的变更成本精细管理

积极推广 BIM、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变更管理中的应用,借助模型可视化与数据集成,实时跟踪变更进展、动态分析成本变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主方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助力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控。

五、结论

巨型水电工程因其体量巨大、技术门槛高和管理链条长,在设计变更与造价动态控制方面表现出更为复杂和敏感的特征。业主方作为投资与项目管理的主导者,应深刻理解设计变更的成因与影响机制,积极构建“ 前期预判—过程管控—动态调整—数据支撑” 的全周期造价控制体系。结合已积累的巨型水电站工程经验,业主应以数据驱动、信息化赋能和多专业协同为核心,完善变更管理制度,提升造价动态管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未来,随着 BIM、数字孪生等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入应用,业主方将实现对设计变更全过程的可视化、可量化与可追溯管理,显著降低投资风险,提升项目经济效益与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此类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也为我国乃至全球其他复杂水电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金雷杰.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 造价 + 合同” 风险控制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25,44(17):32-35.

[2] 赵 蓉 . 工 程 项 目 施 工 环 节 造 价 控 制 措 施 分 析 [J]. 中 国 招标,2025,(06):187-189.

[3]高阳.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路径研究[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5,6(1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