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管理的 H 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作者

高峰 齐燕 李靖

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611

前言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 H 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和脑血管意外事件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病患者[1]。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 每增加 5μmol/L ,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增加 60%~80% ,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50而 Hcy 每降低 3μmol/L ,脑卒中风险下降 24% ,且合并 HHcy 高血压患者可使得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单纯存在高血压的患者高出约 5 倍,较正常人高出25~30 倍[2]。我国高血压病例的 Hcy 研究结果显示,成年高血压患者平均Hcy 水平为 15μmol/L ;Hcy 水平存在男女性别的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近年来,脑卒中已占据我国成人死因的首位,并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经济消耗巨大,严重危害国民健康[3]。2020 年中国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40 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年龄和性别标准患病率 2.61% ,患者数约为 1780 万[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着逐渐升高的趋势。对 型高血压患者开展有效识别并进行一级预防,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经济负担的最佳策略。

我国脑卒中流行现状呈现出严峻态势,疾病负担沉重[5],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2016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表明,脑卒中在中国死因顺位中位居前列,是导致寿命损失年的首要原因[6]。这一数据反映出脑卒中对我国人群健康的严重威胁,不仅影响个体生命长度,还对整体人口健康素质产生深远影响。从医疗费用角度分析,2016 年我国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 17787.0 元、9387.0 元。与 2010 年相比,脑出血患者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增长 61.4% ,脑梗死患者增长 31.4% 。这种费用的显著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医疗资源消耗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在国际对比中,发展中国家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是发达国家的 10 倍。这一差距反映出不同国家在医疗卫生资源、疾病防控策略以及健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脑卒中高致残致死率可能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更为突出的经济负担,涉及直接医疗费用、长期康复护理成本以及因劳动力丧失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等多个层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存在,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持续高发且管理欠佳,脑卒中发病风险不断累积[7]。基于现有趋势,研究预测到2030 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 2010 年升高约 50% 。这一预测为我国制定脑卒中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迫切需要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以遏制脑卒中流行趋势,减轻疾病负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于基层,贴近居民生活,无疑是疾病一级预防工作的主力军。在守护居民健康的众多任务里,针对 H 型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型高血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其广泛的覆盖性和深入社区的优势,通过系统地开展 H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收集详细的健康信息,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无误地明确社区人群中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给予适当干预,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结构优化、运动量的科学规划,到定期的血压监测与用药指导等,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延迟脑卒中的发生,减少疾病负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8]。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管理的 H 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模式研究资料来自2021~2023 年每年6~7 月至参加体检者的三次体检数据资料,每个研究对象资料内容包含体检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心电图示、是否吸烟、BMI、是否缺少体育锻炼等基本信息。

2.筛查标准

依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般风险评估,本次研究初筛危险因素包括以下 6项:(1)血压 ⩾140/90mmHg ;(2)血脂异常(甘油三酯 >2.26mmol/L ,或总胆固醇 >6.22mmol/L );(3)心电图示有房颤;(4)有吸烟(卷烟及电子烟);(5)明显超重或肥胖( BMI≥26kg/m2 );(6)缺少体育锻炼(成年人每周进行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少于 150 分钟;或高强度有氧运动少于 75 分钟;又或者是没有将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运动进行合理组合;亦或是每周未进行至少 2 天针对全身主要肌肉群的力量训练)

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收集到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予以表示,针对不同组别的技术资料进行对比时采用X2 检验,当 P<0.05 时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 4878 份问卷,其中男性2183 人,女性2695 人,中位年龄为70 岁。共筛查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2579 人( 52.9% )。40~59 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为 29.3% , 60~79 岁检出率为 51.6% , ⩾80 岁检出率为72.0% ,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检出率为 65.3% ,女性检出率为 4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一。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分布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流行率顺位是高血压( 53.6% ),缺乏锻炼( 40.1% ),明显超重或肥胖( 37.7% ),血脂异常( 25.7% ),吸烟( 15.4% ),房颤( 2.5% ),其中房颤群体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为72.5% ,与无房颤群体之间的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乏锻炼的群体检出率为 54.2% ,与不缺乏锻炼的群体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群体的检出率为 64.9% ,与不吸烟群体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1.单因素分析结果

在针对本社区的详尽单因素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性别与年龄这两个基本人口学特征,对疾病的分布格局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通过严谨的数据比对与分析,明确了房颤、缺乏锻炼以及吸烟这三大因素,均为引发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这意味着在后续的健康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的特点,针对性地关注这些风险因素。

2.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

进一步开展的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年龄依旧是影响疾病分布的关键变量。此外,研究确定房颤和血脂异常成为新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这一结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也为精准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贾卓鹏,金林,车红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3):225-228.

[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