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机制研究

作者

李会芳

都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一、引言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新的使命和责任,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日常管理则侧重于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校园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往往存在脱节现象,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研究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2.1 适应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新时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都应围绕这一理念展开,将两者融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日常管理,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将两者融合可以打破这种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例如,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可以及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和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现学生的行为偏差,可以通过日常管理进行纠正和规范。通过这种融合,可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2.3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渴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日常管理事务,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管理轻教育或重教育轻管理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日常管理就是维持校园秩序,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和引导;一些思政教师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课堂上的事情,与日常管理关系不大,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2 工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往往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乏统一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工作衔接不紧密,容易出现管理空白和教育盲区。例如,在学生违纪处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可能只注重处罚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3 工作方法单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些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日常管理方面,一些管理人员习惯于采用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对新媒体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3.4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思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管理工作能力,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一些管理人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方法,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高校对思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四、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机制的具体策略

4.1 强化思想认识,树立融合理念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的重要性,树立“ 大思政” 理念和“ 全员育人” 意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将日常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融合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开展融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2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同合作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融合的关键。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基本信息、思想状况、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数据的共享,方便各部门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同时,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融合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4.3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4.3.1 运用新媒体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可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时事热点、优秀学生事迹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微博开展话题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回应学生的关切,解决学生的问题。

4.3.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例如,开展“ 文明校园创建” 活动,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举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自律能力;开展“ 社会实践” 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3.3 实施个性化管理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和需求,高校应实施个性化管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心理问题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结语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和加强队伍建设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融合机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践行. 孙增娟;苑丽丽.科学咨询,2024(15)

[2]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探究——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 杨月.中国科技论文,2023(12)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探索. 赵慧军.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