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

乔亚萌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00384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1.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朋辈心理辅导通过年龄相仿者之间的鼓励、陪伴和支持,解决不同类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度过自己的校园生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为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会因不知道如何平衡学习和课余时间而苦恼,会因宿舍人际关系而郁闷等等出现各种心理困惑, 龄 此的心声,更容易去化解需要帮助的同学之间的矛盾,往往这个时候,朋辈 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探究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路 乐见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困惑,引导其调控自身行为,涵养良好心态,这有利于 谐发展,为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3.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通过预约的方式寻求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学院辅导员通常负责上百位学生,较难及时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心理危机预防在实际工作中难度大。朋辈心理辅导员往往在学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及相关部门,真正起到监督预防的作用,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2]。

二、当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1.专业性不够强

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学生更愿意和自己身边的同学诉说,寻求他们的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大部分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储备有限,无法为心理困惑学生提供及时、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高校虽能为心理委员提供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但培训时长有限,培训知识涉及面还无法达到朋辈心理辅导员所需的知识储备,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只有自身专业性足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寻找帮助的学生的需要,所以当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专业性不够强的问题。

2.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朋辈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所有在校学生,面临服务对象多、执行难度大的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要想掌握心理专业知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许多培训或者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联络员等成员组成,他们凭借对心理的兴趣和热爱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帮助,针对朋辈心理辅导的制度机制如果不健全就会影响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组成,造成人员易流失,不利于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帮助。

3.信息化建设不足

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面谈、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开展,主要谈话场所在宿舍、教室、餐厅等,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导致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缺乏平台载体,活动与活动之间容易造成割裂,活动难以组织,活动的效果难以评估。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心理教室之间,朋辈辅导员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力量无法有效发挥[3]。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路径探究

1.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严格选拔朋辈心理辅导员,提高朋辈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首先,筑牢心理育人阵地。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提升工作技能,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作用,鼓励其参与心理辅导工作中,为身边同学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服务。其次,构建“校-院-班-舍”朋辈帮扶体系,开展值班制度,充分调动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素质拓展活动,提高队伍凝聚力便于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朋辈互助小组,推行多元化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构建多元化、一体化的心理服务平台。建立集心理测评、心理咨询预约、朋辈心理辅导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朋辈心理辅导服务。在平台上学生们寻求朋辈心理辅导,若遇到朋辈心理辅导员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在平台上直接转介至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经常性开展朋辈互助互动,打通朋辈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搭建朋辈心理辅导员沟通平台,以“老带新”“结对传帮带”的形式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成长[3]。

3.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以特殊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党员干部等朋辈力量关注学生明显异常情况。筑牢心理育人网络阵地。结合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微博、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要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工作阵地,及时关注身边同学在网络上的动态,对于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帮助,以此不断提升心理育人的温度和宽度,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体系。

四、结语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科学的选拔与培训、合理的活动设计、有效的评估与改进,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补充专业心理咨询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朋辈心理辅导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唐小虎, 王金威.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2,31(4):51-54

[2] 杨雪芬.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2019(10):2.

[3] 张艺,李灵琴.新时代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 2023(23):36-38.

基金项目:市 2023 年度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心理健康教育)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3YBGX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