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住宅建筑工程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左世亮

安徽众屹建设有限公司

引言

在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住宅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住宅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研究住宅建筑工程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 环境保护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将环境保护视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工艺,显著减少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它强调在建筑全周期中控制污染源,推行废弃物分类回收与无害化处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扬尘、噪声及固体垃圾的排放。

1.2 资源节约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根本,通过精细化设计、材料优选与工艺创新,实现能源与原材料的高效转化。它倡导使用可再生建材和节能产品,优化水、电等资源的现场使用,减少因粗放施工导致的资源损耗。该方式不仅缓解了自然资源供给压力,也推动了建筑行业从高消耗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提升居住品质

绿色节能施工以人的健康与舒适为核心,通过科学的空间设计与环境控制,营造更宜居的室内外居住条件。它注重自然采光、通风和环保材料的使用,有效抑制有害物质释放,改善声光热物理环境。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后期运维能耗,为使用者带来长期的经济与舒适双重效益。

2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

2.1 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节能技术核心在于构建高效的热工屏障,以最小化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非必要能量交换。其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与复合结构系统,显著提升墙体的热阻值,有效阻隔冷热桥效应。这不仅在冬季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也在夏季隔绝外部热量传入,从而大幅降低采暖与制冷的能源需求,是实现建筑整体低能耗运行的关键基础。

2.2 屋面节能技术

屋面节能技术致力于应对强烈的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节能优势。通过构建倒置、通风或生态屋面等多重技术体系,极大增强了屋面的隔热与热稳定性。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反射或吸收太阳能,减少向下传热,还能通过植被蒸发吸热或利用空气间层散热,显著降低顶层空间的空调负荷,甚至实现能源的主动生产与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

2.3 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节能技术聚焦于改善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其通过采用低导热率的型材、多腔室密封设计和多层中空玻璃充氩气等综合手段,极大提升了整窗的保温与气密性能。高性能门窗不仅能有效阻断热量传导与对流,减少空气渗透带来的能量损失,还兼顾了采光、视野与隔音,在保障舒适度的同时,对建筑整体能效提升贡献巨大。

3 可再生能源在住宅建筑中的利用技术

3.1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技术是实现住宅能源主动生产的核心途径,其应用已从单一供热扩展到综合供能。该技术通过高效的光热或光电转换装置,将免费的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可供建筑使用的热能或电能。这不仅能够显著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满足日常生活热水、部分电力等基本用能需求,还能实现余电上网。

3.2 地热能利用技术

地热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浅层恒温带所储藏的巨量低温位热能的高效节能系统。它通过地源热泵机组,与地下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冬季取热供暖、夏季排热制冷的目的。该系统巧妙地以大地作为蓄热体,其温度常年稳定,使得热泵机组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能效比远高于传统空调设备,为住宅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不受天气影响且极度清洁的全天候环控解决方案。

4 施工管理中的绿色节能措施

4.1 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其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将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社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要求将环保理念从末端治理前置到全程管控,形成一个动态、主动的防护体系。在扬尘控制方面,需构建从源头到扩散路径的全链条治理方案,包括对裸土和易起尘物料的严密覆盖、场区道路的全面硬化、自动化喷淋降尘系统的全域覆盖以及车辆出场的高标准冲洗,从而有效抑制粉尘的产生与扩散。在噪声与振动管理上,需依据环境敏感点进行专项评估与规划,通过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设置移动或固定式隔声屏障、优化施工工艺和进行合理的时间调度(如严格限制夜间高噪声作业),确保施工噪声符合环保标准。对于水污染防治,重点是实现施工废水的资源化内部循环,如建立多级沉淀系统处理基坑排水、砂浆搅拌废水等,经处理后优先回用于降尘、养护等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对外排放量和污染物负荷。

4.2 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是践行资源节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核心在于实现从材料策划、采购、运输、仓储、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首要环节是源头的精准策划与绿色选材,基于精确的工程量计算和BIM 等技术优化材料需求计划,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循环的环保建材,从根本上避免超额采购和资源错配。在物流与仓储阶段,需优化运输方案以降低能耗,并实施科学的现场保管制度,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提供适宜的存储条件,严防材料因保管不当而导致的性能劣化与浪费。在施工使用过程中,要大力推行“ 限额领料” 和“ 节超奖惩” 制度,将材料消耗与施工班组绩效挂钩;积极采用工业化预制和标准化施工工艺,从技术层面减少现场加工带来的切割损耗和边角料。

4.3 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培训

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培训是确保所有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地的软性基础和根本保障。这一培训体系的目标是塑造一支具备高度环保责任感、掌握绿色施工技能的专业化队伍,使节能降耗从一项管理要求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培训内容必须全面且深入,不仅要阐释绿色施工的战略意义和环保价值,更要聚焦于传授具体的“ 怎么做” :详细解读项目的各项节能环保目标与考核指标,系统培训节能材料与设备的正确使用、操作和维护规程,规范节水、节材、降尘、降噪、垃圾分类等日常作业行为,甚至包括在施工中保护周边生态的具体注意事项。

结束语

住宅建筑工程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是解决建筑行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节能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绿色节能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住宅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住宅的居住品质。

参考文献

[1]刘聚荧,王春强.住宅建筑工程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5,(25):42-45.

[2]朱颢天.关于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探讨[J].陶瓷,2025,(08):162-164.

[3] 刘家岩. 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开发,2025,(15):159-161.

[4]田忠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25,(08):156-158.

[5]刘玉花.节能环保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5,(0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