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

作者

罗莉

津市市图书馆

1.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3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 年末,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 亿,占总人口的 21.1%[1]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具有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还可以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健康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信息服务活动,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对于满足老年人的健康信息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

2.1 服务现状调查设计

本研究为分析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现状,以常德市涵盖区县、乡镇、社区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图书馆服务范围内60 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 60-90 岁样本,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开展研究。共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有效问卷238 份,有效回收率 95% ,并对30 名老年人、20 名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内容围绕健康信息需求、获取渠道、图书馆服务认知利用情况和满意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问卷设计采用通俗语言,采用多选、排序等多样化题型,并设置开放性问题广泛收集改进建议。

3.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调查显示,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养生保健类需求最为突出,疾病防治类需求次之,六成以上的老年人有心理健康类需求,凸显出对情绪管理方法的迫切需要。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电视以 90% 的占比位居首位,报纸、广播成为重要补充,网络渠道占比仅 26% ,反映出老年人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度较高。基层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认知度与利用率普遍较低,且使用频率以每月 1-2 次的低频为主。从服务类型来看,图书借阅占比最高,健康讲座、咨询服务的需求较为显著,但网络服务使用率较低,显示出数字化服务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满意度方面, 67% 的老年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27% 认为一般, 6% 表示不满,主要原因集中于资源更新滞后、服务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未来期望中,老年人希望增加资源种类、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呼吁开展多样化活动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 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3.1 服务资源不足

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存在资源短缺问题,集中体现在数量、种类及更新机制三方面:一是健康类馆藏量不足,多数基层馆未订阅专业医学数据库,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二是种类不全。纸质资源局限于基础科普读物,数字资源零散,缺乏系统性科普系列内容;三是资源更新不及时。健康类书刊普遍内容陈旧,电子数据库更新周期长,严重影响服务实用性[2]。

3.2 服务方式单一

当前基层图书馆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服务时,以图书借阅和健康讲座作为主要服务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局限:高龄老人面临借阅困难,且纸质图书携带和阅读不够方便;健康讲座内容往往统一设定,难以针对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讲解[3]。部分图书馆虽开通了线上渠道,但官网页面设计不够简洁适老,老人查找信息费时费力,微信公众号大多只是简单转发健康文章,难以赢得老人的信任和参与热情。

3.3 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待提升

基层图书馆服务人员专业素养难以满足需求,多数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医学健康培训,面对老年人复杂的健康咨询时往往力不从心。部分人员沟通中忽视老年人生理特点,交流语速快、耐心不足都影响服务体验。数

字化服务中,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存在向老人传递误导性信息的风险。

3.4 跨部门合作机制待完善

基层图书馆与医疗、社区等部门的合作存在多重障碍,难以形成服务合力。图书馆难以精准向医疗机构传递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需求,导致专家讲座内容常因过于专业而脱离老人实际;医疗机构也因不了解老年人的知识接受水平,习惯使用专业医学术语,造成信息“ 听不懂、用不上”。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图书馆无法及时获取最新临床指南,社区也难以将老年人的健康动态反馈给相关部门,服务针对性大打折扣。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晰,联合举办健康活动时,常因时间场地协调、人员分工等具体问题产生分歧。同时,当前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明确政策指导和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与图书馆在整合资源开展深度服务时动力不足。

4 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优化策略

4.1 丰富健康信息资源

基层图书馆应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针对性丰富健康信息资源。在纸质资源采购中,重点聚焦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调节等领域,引入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优质读物。在数字资源整合方面,可搭建专属的健康信息平台或移动端入口,与“ 健康中国” “ 丁香医生” 等权威健康平台合作,分类汇聚科普视频、在线课程等资源,帮助老年人解决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的筛选难题。此外,基层图书馆还需加强与上级图书馆、本地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优质资源互通,确保老年人及时获取前沿健康知识[4]。

4.2 创新服务方式与技术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阅读及借阅习惯,可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例如,当系统识别到老人多次借阅高血压相关书籍时,会自动推送最新降压药使用指南等内容。图书馆可在馆内部署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供老年人自助检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并生成健康报告;配备智能语音助手,支持“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等语音查询,解决操作不便问题;利用 VR技术打造虚拟运动场景,指导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方式。还可以开展多元互动活动:线下举办健康知识竞赛,邀请康复患者分享控糖心得;成立“ 银发健康俱乐部” ,定期组织专家义诊;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社群推送每日健康小贴士,开设“ 专家直播间” 解答常见问题,鼓励老年人分享健康食谱或运动打卡,形成“ 线上咨询—线下体验—社群互动”的立体服务模式。

4.3 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

基层图书馆应定期组织馆员参加专业健康知识培训课程,邀请医学专家、健康学者等进行授课,系统学习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健康养生知识等;开展沟通技巧培训,邀请专业的沟通培训师传授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全国老龄办.2023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EB/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24-10-12 [2025-5-12].

[2]郑梅.福州地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服务研究[D].导师:鲍玉来.福建师范大学,2023.

[3]王科.成都市基层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D].导师:赵益民.云南大学,2022.

[4]李晓旭.我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5,(04):5-13+23.

[

作者简介]

罗莉(1977—),女,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服务。津市市图书馆,湖南,常德,4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