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工程施工中弱电系统安装技术研究

作者

李治华

150430198407060750

引言

作为现代建筑的信息神经纽带,机电弱电系统,大量应用于通信、安防监控、消防报警、楼宇自控等范畴,对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及运行安全有直接影响。伴随技术改进及智能建筑需求的增强,弱电系统设计及安装的复杂状况凸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1 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中存在

1.1 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

机电安装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 复杂的流程 工图纸精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图纸 推进。首先,部分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对机电安装 能力的欠缺,使得设计人员在图纸设计中难以做到精准预 指导性大打折扣。其次,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前未能充分进行 工环境高度一致的关键步骤,但这些设计人员过于依赖既有方案或理论模 ,忽视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1.2 机电材料不合格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材料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要求,机电材料不仅影响安装过程的顺畅性,还关系到项目的长期运行效能和耐久性。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启动前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检验和存储,这是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但现实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往往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不稳定的机电材料。这种短视行为虽然在初期节约了资金,但从长远角度看,材料质量问题会导致系统故障率上升、维护费用增加,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从而大幅降低项目的整体价值。

2 机电工程施工中弱电系统的安装技术

2.1 设备安装技术

在机电工程的弱电系统安装中,设备安装不仅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使用效果和维护成本。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在选择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性能、兼容性、稳定性以及生命周期成本。优选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同时,还需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与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以验证设备是否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接下来是设备的定位与安装。在定位过程中,接下来是设备的定位与安装。在定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视频监控箱、综合布线配线柜、消防端子箱、禁控制箱、综合布线与电视线槽等的布置位置,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顺畅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2.2 接地与防雷技术

接地技术是弱电系统安装中的基础。所有需要接地保护的设备,如机柜、配电箱、传感器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接地处理。接地线的选择应满足系统对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的要求,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标准。在接地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和位置,以及与建筑物基础、金属构件等的连接方式,确保接地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防雷技术则是针对雷电这一自然灾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在弱电系统安装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雷电活动频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防雷方案。防雷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设施,以及在系统内部设置防雷击保护电路、浪涌保护器等内部防雷设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拦截和分散雷电冲击,保护弱电系统免受损害。

2.3 线路敷设

在线路敷设环节,应掌握线槽敷设、导线穿管敷设以及导线连接3 个步骤的安装操作要点,具体如下。(1)线槽敷设。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在现场标记线槽敷设位置,分散布设若干挂点,在直线段内,相邻挂点间隔距离控制在1~1.5m,并在线槽接头位置安装线槽转角,要求所使用吊杆长度在 60mm 以上。等待所有挂点标记、布设就位后,在电缆槽上放置连接板,设置垫圈与拧入螺栓来固定连接板位置。最后,逐一连接所有电缆槽,对进线口和出线口采取抱脚连接方式,拧入螺栓作为紧固件,密封处理末端部位,电缆槽内填充防火阻燃材料,使用内连板连接相邻线槽,并进行接地跨接处理,完成线槽敷设作业。(2)导线穿管敷设。土建施工期间,在建筑主体结构中预留孔洞,核对孔洞尺寸,清理孔洞内部积水与杂质,如果孔洞内部环境复杂或穿入多根导线,在套管表面涂抹适量滑石粉。完成准备工作后,按照导线尺寸准备套管和穿线器,2 名施工人员协同操作穿线器,将导线平稳穿入套管内部,并在线盒内预留一定宽度,禁止在单根套管内穿入不同电压等级与电流等级的导线。最后,在导线末端设置专用连接头,将导线连同套管放置在预留孔洞当中,测量调整套管位置,要求套管中心点与安装轴线完全重合,以蛇皮管终端作为护口,利用专用接头或引线盒连接相邻导线,禁止导线裸露在外。(3)导线连接。根据导线类型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安装单层绝缘导线时推荐采取剥线钳法,安装多层绝缘导线时则采取分段剥法,要求所使用助溶剂不含有腐蚀性成分。随后,在自动按键外部接头与检测器堵塞接头位置设置轧花,检测器外接头预留超过15cm 导线,手动报警按钮外接导线预留长度超过10cm,在全部引线和电缆的连接端部标记序号,并将导线捆扎成束,单个端子板上的外接线端子数量控制在 2 根以内。

3 机电工程施工中弱电系统的安装管理策略

3.1 提高安装人员专业性

在进行机电弱电系统的安装作业之前,安装人员必须对相关图纸进行深入研究和彻底理解,包括安装平面图、接线图以及系统图,这些图纸构成了安装工作的基本指南。仔细解读这些图纸对于安装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揭示了设备的分布情况、线路的布设路径以及系统的整体结构,为实际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通过对图纸的精细分析,安装人员能够对即将进行的施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为后续的安装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完善施工工艺与流程规范

在机电弱电系统安装期间,完善施工工艺及流程规范是保障工程质量和系统性能的根基。要拟定详实的施工工艺标准及操作守则,厘清线路敷设、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等关键阶段的具体技术要求与质量水准。标准化的施工流程能有效防范因施工随意造成的错误与隐患,保障各环节与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相契合。处于施工进行阶段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现场技术人员的督导,保障工艺实施到位,降低因操作不当所致的返工问题及质量缺陷。实施模块化施工的理念,将复杂系统化解为若干标准模块实施装配,既提升了施工的效率,也提高了整体安装质量的稳定水平。

结束语

在机电安装施工技术领域,机电弱电系统的安装技术对于建筑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机电弱电系统的功能特性,详细探讨了在安装机电弱电系 战及其应对策略。通过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验工作,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进而 系 到既定标准,并保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 学荣. 机 电工 程施工 中机电 弱电 系统的 安装 分析 [J]. 中文科 技期刊 数据 库工程 技术,2024(3):0153-0156.

[2]肖志刚.机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弱电系统的安装[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4(5):0139-0142.

[3]梁浩波.浅析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中机电弱电系统的安装[J].居舍,2021(2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