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王金先
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漳州市教育局第十期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zdy24103)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聚焦于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培养初中学生家国情怀这一重要主题,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了多样化的融入教学实践的策略,并探讨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旨在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助力初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培育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本土红色资源;家国情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语文教学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国家和家乡所怀有的深厚情感与强烈责任感。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其价值观的塑造、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各地本土的红色资源,将使家国情怀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感染力和实效性。本土红色资源承载着地方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是生动鲜活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它们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能够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开辟新的路径。
一、本土红色资源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独特价值
(一)贴近性与亲和性
本土红色资源往往就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比如家乡的革命纪念馆、烈士故居、红色遗址等。相较于一些遥远的、书本上抽象的历史事件和英雄故事,这些本土资源是学生可以亲身去参观、感受的,具有很强的贴近性。例如,诏安官陂的学生可以走进“四十八团纪念馆”,听讲解员的讲解,回顾当年那段峥嵘岁月,真切地触摸那段历史,这种亲近感能让学生更容易走进红色故事中,进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丰富性与多样性
各地的本土红色资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有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也有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感人往事,还有承载革命精神的实物遗迹等。这些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资源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多元的素材,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和运用,从多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
(三)传承性与教育性
本土红色资源承载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是先辈们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将这些资源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和传承,能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铭记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的使命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少年中得以延续和弘扬。
二、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课堂教学融入法
1.情境创设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基于本土红色资源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课文时,播放一段关于本地革命纪念馆的视频介绍,展示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图片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段革命岁月,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国情怀。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时,教师播放本地解放时的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对比当时的艰难与如今的繁荣,体会国家独立和家乡解放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
2.故事讲述
邀请本地的老革命家、红色文化讲解员或者学生家长等走进课堂,讲述本土的红色故事。他们的讲述往往更加生动、真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让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本地老兵讲述战场上的亲身经历,他们所描述的战斗场景、战友间的深厚情谊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爱国情怀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让家国情怀具象化,更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课外实践拓展法
1.实地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家乡的红色遗址、纪念馆等。在参观过程中,安排专业的讲解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革命文物,聆听背后的故事。例如,学生参观本地的抗日英雄纪念馆后,让他们写参观心得,分享自己最受感动的点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新认识,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家国情怀的感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感受相结合,增强教育效果。
2.红色主题活动开展
开展红色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红色故事短剧表演等课外活动。例如,举办“家乡的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深入挖掘家乡的红色资源,整理故事内容,在演讲中表达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同时还能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三)家校社协同共育法
1.家庭引导
鼓励家长带孩子参观本地红色景点,在日常生活中讲述家族中与革命相关的故事(如果有的话),和孩子一起观看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通过家庭中的潜移默化影响,让学生不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家国情怀的体会。
2.社区合作
与社区合作,邀请社区内的老党员、老模范等开展红色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红色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红色遗址的维护、为社区老人讲述红色故事等,拓宽学生接触和传播本土红色资源的渠道,营造良好的社区红色文化环境,共同助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实践。通过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将其融入教学实践,同时积极应对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能够让本土红色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成长为有深厚家国情怀、能担当时代责任的新时代青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育路径,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初中党史教育融入红色乡土资源思考[J].家长,2022(19):177-179.
[2].田爱群. 红色资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混合式学习策略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22(Z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