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耳内镜下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

苏宏钊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外耳道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耳道痒痛、分泌物增多、耳道肿胀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传统治疗 靠抗真菌药物,但单一治疗常常疗效不佳,复发率高。近年来,耳内镜下治疗技术逐渐应用于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直视效果和精确治疗作用[2]。本文旨在评估耳内镜下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 年内(2024 年7 月至2025 年6 月)就诊我院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信息,确定有效样本量 60 例,随机组间等比例分配(各 30 例)。对照组和 男/12 女 vs17 男/13 女)、平均年龄[(43.05±2.31)岁 vs(43.64±2.43)岁]以及患病部位 右)呈现同质化特征,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 (P>0.05) )。

纳入标准: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表现与病理结果一致;配合治疗与观察;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耳部疾病或耳道解剖异常;有严重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对研究用药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外耳道清理,步骤如下:操作前,使用耳内镜检查患者外耳道。耳内镜直视下利用负压吸引技术彻底清除外耳道内的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组织以及真菌菌丝。 当患者耳道内分泌物较多或粘稠时,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冲洗,软化、溶解并带走多余分泌物和真菌残渣,冲洗后再次使用负压吸引将溶解后的残液吸净。对于伴有明显感染症状的患者,使用碘伏溶液冲洗耳道。使用一次性无菌消毒棉签擦洗耳道壁。

研究组治疗药物为复方酮康唑乳膏(国药准字H20043171;规格:15g/支)和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国药准字 H20065532;规格:每支 15g)。使用一次性棉签,取适量复方酮康唑乳膏和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均匀涂抹于外耳道的患病部位,药膏完全覆盖整个病灶区域。涂抹时避免直接接触耳道深处,以防损伤耳道壁和鼓膜。每周涂抹一次,每个疗程为2 周,持续进行2 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评分依据:参照《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 2 版)》,评估指标包括耳道瘙痒、耳道分泌物增多、耳部疼痛,各个症状均按无(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计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将最终P 值小于0.05 的数据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三项指标得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 ,分) n=30

3 讨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规治疗包括抗真菌药物和局部清理,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稳定。耳内镜下清理和药物涂抹的联合治疗方法,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临床症状得分上(耳道瘙痒、耳道分泌物增多、耳部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分析结果原因:酮康唑乳膏通过抑制麦角固醇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直接杀灭真菌,减轻感染症状并抑制炎症反应[4]。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的益康唑同样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合成,而曲安奈德作为类固醇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5]。联合治疗通过双重机制,既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又减少由炎症引起的免疫反应,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耳内镜辅助下的治疗进一步提高药物涂抹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使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联合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与酮康唑乳膏能够在清理病灶基础上,有效提升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夏震,储俊才,姚庆根.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J].中外 医疗,2025,44(3):43-47.

[2]赖肖芬,苏洁明,曾斌.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注入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3):126-129.

[3]洪伟雄,姚雪榕,陈莎,等.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后碘酊烧灼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5,15(4):127-130.

[4]徐珊,谢优霞,黄凤荣.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观察 [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5):17-19.

[5]张玉杰,李佳慧.外耳道清理与曲安奈德益康唑联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J].当代临床医 刊,2025,37(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