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技巧对高中生数学思维深度的激发作用
韩娜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277599
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里,学生思维的深度直接关乎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常规课堂当中,教师过分依赖讲解与习题训练,学生主动思索的机会不多,致使数学思维发展处于浅层次。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关键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教师合理构思的问题种类、提问样式和互动方法,可明显助力学生抽象概念认知、逻辑推理以及创新思维的养成。然而,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在运用提问技巧方面还是存在着随意性,没有进行系统规划,很难充分唤起学生的高阶思维。本文意在通过研究课堂提问技巧的类别与应用效果,探究其对提高高中生数学思维深度所起到的作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范例。
一、课堂提问类型与数学思维的关联
课堂提问的类型会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产生直接影响,开放性、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开展分析、归纳以及综合工作。例如,教师提出“如何用不同方法求解该函数极值?”的难题,可促使学生试着采用多种解法,提升分析本领和创新思维。如“该函数的最大值是多少?”这类封闭性问题,虽利于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很难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索 [1]。多样化提问可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例题迈向抽象概念,助力逻辑推理与概念迁移能力的进步。
二、提问策略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提问时机与课堂效果
课堂提问的时间点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起着关键作用。在讲解新知识之后抛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融合,培养理解的迁移与运用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完函数极值概念后,抛出“如何在不同函数类型中寻找极值?”的问题,推动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多种情形中去分析。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课堂思维活动的层级,还助力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过渡到主动思考,从而渐渐搭建起高阶数学思维模式。
(二)提问策略与互动方式
提问方法和课堂交流紧密相连,教师需把控提问的频次,还需借助引导性的提示来激发学生思考与探讨。借助小组研讨、彼此问答和反诘环节,学生可在交流中察觉问题、表达见解并开展逻辑推导。例如,在研究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之际,教师借助追问“如果参数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和实验证实 [2]。这种举措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彼此启发之下强化对概念和方法的领会,进而培育分析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等待时间与自主探究
在课堂提问环节,适宜的等待时长可大幅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抛出问题之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防止过早干预答案,能推动学生自发梳理思路、剖析条件并摸索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在处理应用题的时候,教师会给学生留出几十秒安静思索的时间,学生常常会尝试不同的途径或提出新颖的想法。合适的等待时段配合引导式的追问,有益于学生独立思索与自我查证,进而增强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层级,让学生不只是学会知识,还可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思维方法。
三、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深度的促进效果
借助课堂观察与问卷解析得知,精准的课堂提问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学生在应对开放性、探索性问题作答时,既能够开展逻辑分析,还能拿出自己的思考思路和创新解法。同时,通过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3]。大量实践证实,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提问方法,能够显著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把握抽象概念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高阶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参考。
总结
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方法,对提高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深度有着明显效果。运用科学设计问题类型、合理采用提问策略以及打造互动式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成功引领学生从基础认知迈向高阶思维层面。具有开放、探索与启发性质的问题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推导、抽象思考与创新本领,合理运用课堂提问策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在未来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需进一步着重课堂提问技巧的系统规划与实践操作,摸索多种形式的提问模式,为培育学生深度思维和提高综合素养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徐建红 . 选准提问时机 , 提升启发效率——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 [J]. 中学数学 , 2023(3):87-88.
[2] 潘建国 . 让提问 " 唤醒 " 高中数学课堂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3(15):73-75.
[3] 黄文青 . 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C]// 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 园 ) 长论坛论文选(四).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