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提升策略

作者

丁淑萍

宿州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员是党的细胞,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分支,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的成效。加强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关系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可堪大任之才,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与管理,才能保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整体质量,保证高校党组织先进性。

(一)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高校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既是个人青春精神风貌的展现,也代表着党的形象,会影响普通学生对党的正确认知,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将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党员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质量,有利于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更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先进性的有效途径[1-2]。

(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为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逐步人性化、有效性、创新性发展,高校党建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紧紧把握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注重学生党员间的个体性差异,能够贴近学生党员的思想需求,引导学生党员的实践行为,善于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党员教育活动载体,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的育人作用,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引领高校立德树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对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生党员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党员,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具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作用。首先学生党员是经过严把关,层层选拔出来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在学习上热情高、自主意识强、学习成绩好,能够在班集体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能够积极配合专任教师、辅导员的教学工作要求,为学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党员能够及时发现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及时与辅导员反馈班级学风情况,并提供个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和表现,潜移默化去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无形之中树立了榜样,在学风建设细微之处中贡献出个人最大的力量。

二、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的提升路径

(一)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需要迈向“新高度”。

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专兼职学生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基础。高校党建应该坚持以理论学习与改进思想作风为主,定期组织举办理论学习会、座谈会、讲座、干部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与业务水平。其次,通过丰富完善党课、思政课和实践课内容,不断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主课堂,提升主题党员教育实效性。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借助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短视频等载体,全方位做好学生党员日常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党建队伍朝着新高度发展。

(二)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需要抓住“新契机”。

高校党组织应利用好网络平台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更好的提升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将有形的活动转化为无形的学习,让学生党员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活动中,锤炼党性修养,筑牢党性根基。党支部要以各种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把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当做教育素材,通过热点访谈和讨论会的形式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政治时事教育;以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召开、各种纪念活动、节假日为依托,及时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讨论和贯彻执行,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三)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需要全面“新引导”。党员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既要引起学生党员的注意,又要调动学生党员的热情与积极性,促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整体效果最佳化。高校党支部应结合学生党员实际情况,分年级、分阶段、分群体进项分类教育,结合学生成长与教育规律,强化典型引路,选树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标杆,让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十佳大学生等学生党员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来吸引带动更多党员同学,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了“正能量”,培养和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意思和党员意识,不断提升学生党员教育水平。既达到党员教育目的,又能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个体发展。

以新高度、新契机、新引导全力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水平与质量,既是深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次突破,也是落实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次尝试,更是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培宇 .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J]. 改革创新 ,2024(20): 52-53.

[2] 张文秀 . 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 [J]. 北京教育(高教), 2022(08): 85-87.

作者简介:丁淑萍(1992-)、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r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fter Joining the Party

Ding Shup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 China

Abstract: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onstitute a vital component of the Party's membership. Effectively educating and managing student members *after* their Party admission bears directly on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socialist cause. Only by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post-admissi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can we ensure the advanced nature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guarantee the vitality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genuinely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Party building efforts in universities must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crucial lever. We must strive to elevate the quality and capabilities of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 contingent to new heights, seize new opportunities, and provide new guidance. By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while breaking new ground, we endeavor to propel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Student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ship admission; Party membe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