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褚博珺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是在传统工程施工中增加了“绿色”主题概念,为了提高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节省能源建材等资源,应对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绿色发展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辨别绿色建筑的有效手段。

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原则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立足于科学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科学性确保评价体系基于建筑节能的实际特点和操作性,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使评价结果客观且准确。全面性则要求评价体系覆盖绿色建筑的各个维度,从节能、环保到资源利用,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的性能,还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动态性强调评价体系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例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评价体系应及时纳入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未来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1.2 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涵盖了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大方面。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评价不仅限于建筑运行期间的能耗,还包括建筑设计阶段的优化措施,如自然采光、通风系统的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集成。节地与室外环境则关注建筑用地的合理规划,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提升户外空间的质量,如增加绿地、雨水花园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则鼓励使用环保、可再生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最后,室内环境质量强调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声学性能、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控制。

1.3 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结合了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两种手段。定量分析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测算和分析,直观反映建筑的绿色性能。例如,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水资源消耗、碳排放等进行精确计算,评估其节能环保效果。定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建筑设计方案、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确保建筑在各个环节都能体现绿色理念。例如,在设计阶段,评估是否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合理的朝向选择、遮阳设施的设置;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是否遵循了绿色施工规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运营阶段,考察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确保建筑长期保持高效节能。

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目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的设置、权重分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例如,部分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节能、环保等单项指标,而忽视了建筑的整体性能;部分评价指标缺乏具体量化标准,导致评价结果主观性强。设计师对评价体系的理解与应用不足。部分设计师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评价体系中的指标理解不准确,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无法有效应用评价体系的要求。此外,部分设计师过分依赖评价体系,忽略了建筑本身的设计创意和功能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局限性。

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与原则的融入上。绿色建筑理念强调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以及节材,通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的建筑居住空间。这一理念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更要注重其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在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设计师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建筑在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达到最优状态。这些原则包括:(1)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建筑资源循环、回收利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气候等优越的设计条件,对建筑环境总体布局进行优化完善,并采取科学的措施控制污染源,避免周边环境对建筑物造成影响与破坏;(3)在绿色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核心居住诉求,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用户体验度与满意度;(4)在建筑设计全生命周期内,要尽可能通过方案评估与论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升建筑结构总体设计效益,以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3.2 遵循气候适应性原则与被动式节能技术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气候适应性原则和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候适应性原则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构造设计,使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被动式节能技术则是一种在不使用主动式能源系统(如空调、供暖设备等)的情况下,通过建筑自身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来实现节能的技术手段。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采光等可再生能源,结合高性能的环保材料,满足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与安全舒适方面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会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例如在寒冷地区,设计师会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构造设计,以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在炎热地区,则会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遮阳措施,来降低建筑的太阳辐射得热。

3.3 节能技术与材料的应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与材料的应用是核心环节之一。节能墙体材料能够取代先前的高耗能材料,应在建筑设计中广泛使用。这些材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将废弃物再利用,从而保护环境。优质的墙体材料还能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房屋的耐久性。门窗作为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其节能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新型优质材料制作的门窗,如具有保温、隔热、低辐射功能的特殊材质玻璃,可以显著提高热能的使用率,进一步节约供热资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结语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作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强劲驱动力,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不可小觑。该体系通过对建筑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的评估,不仅助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更显著提升建筑的居住舒适性与经济效益。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扮演关键角色。建筑行业有必要积极响应这一体系的指导,不懈探索与创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从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丛炜桐.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J].中国招标,2024(1):165-168

[2] 户婕,毕晓莉.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城市建筑,2024(14):196-200

[3] 李彤.HQ 企业绿色建筑消费者满意度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4

[4] 何朝旭,成丽霞.基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析[J].绿色建筑,2023(3):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