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作者

钟萍

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 675000

引言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高中数学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中的内容,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实践性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协调发展。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改革。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事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一直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许多教师侧重高考备考,一味地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通过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改革。

2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效率”和“效能”两个维度上。高效课堂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为基础,通过精准设定契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层次化安排梯度合理的教学内容,最大化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特性,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深度思考,通过问题驱动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此外,高效课堂模式还强调师生互动与生成性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动态评估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落到实处。可以说,高效课堂不仅追求知识的高效传递,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双赢”的目标。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3.1 精心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构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教学框架,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规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环节,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要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提前制定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措施,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3.2 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数据分析素养

数学分析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 这一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行, 并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空间和时间。同时 , 教师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引导他们自己平均分配学习任务, 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促使其能够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中,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 主动学习其他成员的长处 , 并能够在合作处理数据的过程中 ,实现数据分析准确率和速度的提升。例如“统计”为例 , 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首先 , 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 ,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 并应提出以下问题 :“荣华服装厂通过甲、乙、丙三条生产线生产了上衣16800 件 , 三条生产线生产服装的数量之比为 1:2:3. 现荣华服装厂质检部决定通过分层的方式检查工厂生产上衣的质量。已知质检部检查的服装总数量为 x, 请问丙生产线生产出多少上衣 ? 丙生产线需要检查多少数量的上衣 ?”应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上述问题的题干, 随后应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已知条件进行数据收集 , 以此促使其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出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并能够通过对问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实现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素养的提升。

3.3 教授解题技巧,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高度抽象和结构严密的学科,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和抽象建模等手段找到问题的解决路径。因此,解题技巧的培养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训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技”与“理”的结合,不仅教授学生具体的解题方法,还要通过解题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古典概型”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如下题目:“在一个装有六个完全相同球体的箱子里,每个球上分别标记数字 1 至 6,每次只能取出一个球。请设计以下取球事件:A. 首次取到数字为 1 的球;B. 首次取到数字为 2 的球;C. 两次取到的球标记数字总和为 8;D. 两次取到的球标记数字总和为7。”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列举法、树状图或概率公式等方法系统分析问题。例如,在求解事件 A、B 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举每个球的选择方式,并通过分步推理推导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事件 C、D,教师教授学生通过条件概率和加法法则等数学技巧,简化问题并系统得出结论。另外,在讲解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时,教师也可使用动态数学软件展示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其概率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可视化手段理解概率的运算过程及其内在逻辑。

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的优化,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建立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伊波 .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4(21):109-111.

[2] 林志强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J].吉林教育 ,2024(30):78-80.

[3] 尹相芹. 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索[J].高考 ,2024(3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