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朱桂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 226315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丰富且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情感教育的有效应用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往往对新鲜、富有情感色彩的事物充满好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将原本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诵,以及对诗词创作背景和诗人情感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喜怒哀乐。像李白的《将进酒》,教师激情澎湃地演绎,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豪放洒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去探索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是情感教育的优质素材。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正面的情感价值观。如学习《背影》,学生能从父亲艰难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中,体会到深沉的父爱,进而学会感恩父母;学习《岳阳楼记》,能感受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胸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长期受到这样的情感熏陶,有助于学生形成善良、正直、有担当的健全人格。

(三)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文章时,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中,情感的融入能使学生的文章更具感染力。例如,学生在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集体活动后,带着对同学情谊和团队精神的深刻感受进行写作,文章会自然流露出真挚情感,从而提升写作水平。同时,在口语交际中,具备丰富情感的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沟通效果,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重知识轻情感

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侧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字词的掌握、语法的运用、阅读答题技巧等,而对情感教育目标的设定模糊或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知识点,忽略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难以从深层次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情感互动

在一些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 “满堂灌”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独自分析课文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思考、表达情感。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情感教育难以有效实施。

(三)教师自身情感素养有待提高

情感教育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素养。部分教师自身对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情感表达能力,无法将课文中的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难以营造出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影响了情感教育的质量。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融入情感元素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将情感教育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有机结合。例如,在教授《故乡》这篇课文时,知识技能目标可以设定为掌握小说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过程方法目标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小说情节;情感教育目标则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旧时代农民命运的同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明确且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能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确保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

(二)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情感内涵,通过生动的讲解、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将其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解《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展示普法战争的背景,让学生了解阿尔萨斯地区被普鲁士占领的历史事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的情感变化,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亡国之痛和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应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大臣和小孩等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言行和心理,深刻理解文章所揭示的虚伪、自欺欺人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能在表演中获得乐趣,增强对课文的情感理解。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情感问题展开讨论,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后,组织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通过交流分享,深化学生对文章情感主题的理解。

(四)完善教学评价,关注情感发展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热情、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在作文评价中,注重评价学生作文中情感的真挚性和感染力。通过完善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情感发展中的问题,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价值,积极探索和实践情感教育的应用方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张凌燕. 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校园,2023(6):250-252.

[2] 左思洁 . 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爱人 ,2022(14):0175-0177.

[3] 乔桂丽 .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C]// 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 园 ) 长论坛论文选(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