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识字小奇招 教学大妙用

作者

易宁

柳州市柳江区拉堡小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伟大的华夏祖先创造的一个个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的汉字,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还曾把中国的汉字比作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他还鼓励自己的女儿要好好学习汉字。

中国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常用汉字共 3500 个,包含 2500 个较常用的和 1000 个次常用的字。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常用汉字累计认识 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对低年段更是提出了“能识字 1600 个左右”的要求。低年段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学习能力和习惯也有待逐步养成。因此,老师就必须掌握和运用一些小奇招,让识字教学更有趣、更高效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

一、字里藏“画”:让汉字“看得见”

汉字形体优美,尤其是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更是如诗如画。如:“山、川、州、果、竹、上下、休、森林……”老师边讲解汉字边随手绘制一幅幅简笔画,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图画的绘制过程及老师讲故事似的析字、析词情境中,学生不仅形象直观地“看见了”汉字,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还感悟到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听觉与视觉互相碰撞,产生无限的遐想。

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形象识字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不断的启发和训练,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上亲身感受体验,他们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持续增强和提高。

二、字中有“理”:让汉字“活起来”

字理是根据造字的原理,将音、形、义相结合,对汉字进行分析和识记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倡导者黄亢美教授认为:“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他也多次强调字理识字要做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你看!“藏”是汉字中笔画特别复杂,非常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怎么教会孩子识记呢?这好办!大家都知道“艹”和植物有关,如果您还知道“爿(pán)”表示竖着的床,“戈”表示兵器,那就更棒了!你听:“一臣被追杀,兵戈身后扎,躲进草屋里,钻进床底下。”是不是很轻松就把“藏”字给记住了?运用字理,汉字就变得像个谜语像首诗一样,读着特别有趣味,识记起来也毫不费劲。

“即、既”这两个字是不是觉得很难教?运用字理识字法析形索义,可以轻松地让学生因义记形,从而解决这个难题。

“即”与“既”的左边,在古代表示食物。“即”的右边是一个端坐的人,他面对食物正准备吃,所以“即”就是“将要、靠近”的意思;比如:即将、即使、即位。而“既”的右边则是一个转头向后的人,所以“既”的本义就表示已经吃过了、吃饱了,后来,它还可以表示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组词有:既然、既往等。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实现了汉字“音形义”的整合统一,也赋予汉字以生命力,让汉字“活了起来”,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有趣,让识字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三、字间有“类”:让汉字“排排队”

识字教学更高的一个境界乃是学生能掌握并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最终达到“学是为了不用学”的目的。当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老师还可以运用“归类识字法”,将同类部件、偏旁、部首或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进行集中讲解和系统归纳,如此一来,学生对构字规律的认知就得到了建立,识字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从而实现“识一个,得一串”的目标。

如:“王字旁”也称“王玉旁”,是“玉”作偏旁,省点写作“王”,实际是“玉”。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带“王字旁”的字如:珍、珠、玩、环、班、理、玲、珑、璞等都与“玉”有关了。

又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与“手”有关的字有很多,除了“手、扌”之外,“又、攴、殳、寸、爫、廾……”亦都与“手”有关,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部件所代表的意思,就会触类旁通,理解并记住由这些部件所组成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再如:“月字旁”,一般情况下,“月”在合体字右边即表示与月亮、光明有关,如“朗、明、期”等;当在合体字左边和下部时,即表示与“肉”有关,亦称为“月肉旁”,如:“脑、脸、胸、肚、肠、胆”;又如:“胃、肖、膏、肓”等。这样一归类,学生通过一个“月”字,就轻松识记了与之相关的一串汉字。

“臽、舀”作合体字部件时,学生十分容易混淆,教学时我也运用归类识记的方法让学生对比区分。小学阶段所学的生字中,“焰、馅、陷”读音均有“ian”;而“蹈、稻、滔”读音均有“ao”。这样一归类,学生不仅快速掌握了构字的特点,还让识字教学轻松实现“识一个,得一串”,以及“学是为了不用学”的目标。

四、字内有“戏”:让汉字“动起来”

新课标倡导识字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意味着,识字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和识字练习题,更要打破常规,让汉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相融合。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把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带到课堂上,让汉字“动起来”,无疑会对教学起到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情境导入环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玩:猜字谜、看图猜字、开火车、过山车等猜字、读字游戏。在新授环节,可以利用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或讲故事等方法,辅助学生认字识字,之后,再玩找小鸡(找生字),找朋友(找字组成词),摘苹果、传声筒等游戏。在巩固环节,识字游戏就更丰富多彩,作用也更大了:连连看,生字开花(口头组词),抽读字卡大比拼,放鞭炮,捉迷藏,口袋寻“宝”等等。到了高年级,游戏难度继续升级,比如玩生字“找不同”游戏,或者老师在一行字或几行字当中,故意写上几个错别字,让学生用火眼金睛“挑错字”。

另外,还可以联系生活,创设“识字小超市”等互动游戏情境,让学生给“超市”里的玩具、文具等商品贴上自制的标签,并在模拟购物时认读。此时,识字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了探索和乐趣的体验,同时,学生也游戏中真切体验到了识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寓教于乐的游戏既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识字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汉字的音和形,更重要的还是要理解字义,尤其是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因此,教学中不应脱离语境识字;在阅读教学中,应随文识字,而不应割裂文本进行识字、识词和学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识字教学音形义的统一,词语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统一,课文内容理解与识字教学的统一。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识字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多出“小奇招”化解教学中的“大难题”,为学生牢固识记汉字,传承汉字文化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黄亢美.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课题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加强字理教学,提升教师汉字文化素养的深层次研究》(课题编号:ZL201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