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促进学生人生智慧发展的路径

作者

赵兴云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409900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德育主阵地,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智慧,即个体在价值判断、行为选择与生活应对中体现的认知与伦理整合能力。辨析式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导向、对话互动为核心的模式,强调学生通过辩论、讨论等形式深化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师生、生生间通过平等对话构建共享意义,实现思想共鸣与价值共识,这正是辨析式教学与人生智慧发展的理论接口。

一、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形式化阻碍主体间性深化

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辨析式教学停留于表层活动组织,师生互动趋于形式化。教师主导讨论方向,学生被动应答或机械重复预设观点,主体间性所需的平等对话被弱化。这种单向灌输模式导致学生思维惰性增强,缺乏自主辨析的主动参与,影响其在价值冲突情境中的智慧生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因缺少对话空间,无法通过他人视角反思自身立场,降低了辨析过程的认知深化。这一问题源于教师对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解不足,未能设计出真正开放性的互动框架,不利于学生通过主体间共享构建人生智慧。

(二)教学情境脱离生活削弱智慧实践性

辨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是另一突出问题。教学设计以抽象概念或遥远案例为主,未融入真实社会情境,削弱了主体间性所强调的现实交互基础。学生在脱离生活背景的辨析过程中,难以将讨论内容内化为智慧能力,表现为价值认知与行为选择脱节。在伦理价值分析时,脱离个人决策场景的讨论,使学生无法通过同伴对话检验自身判断,智慧发展局限于理论层面。这种问题反映教师未充分运用主体间性原则,即知识应根植于共同经验场域,导致智慧生成缺乏实践土壤。

二、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促进学生人生智慧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平等对话机制深化交互理解

师生共同创设平等对话环境是促进人生智慧的基础路径。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通过交互实现互识与共生,在辨析中,教师应弱化权威角色,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设计讨论议题时,预留多视角表达空间,促进生生间思想碰撞,形成认知张力。学生通过反思他人观点,调整自身立场,逐步发展价值整合能力。针对社会公平问题,组织多立场辩论后集体反思,学生可在主体间协商中理解多元诉求,培养包容性智慧。这种路径强化了主体间认知重构,使人生智慧根植于共享意义之中,而非孤立判断。教师在实施中需注重语言引导艺术,避免干预学生思维自主性。

(二)嵌入生活化情境强化智慧应用

辨析主题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现实,通过主体间经验共享提升智慧的实践维度。主体间性以共同生活场域为交互起点,教师应选取校园与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情境,如网络伦理或家庭冲突案例,让学生在真实背景中展开互动讨论。学生借助对话检验价值假设,实现理论与行为的衔接。以《经济与社会》绿色消费观培养为例,创设校园义卖活动筹备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消费原则,辩论是否应采购环保但高价文具。学生需分析个人消费记录、家庭预算及环保意义,在小组中陈述利弊。有学生以短期成本增加但长期引导产业转型反驳功利观点,最终班级共同制定《绿色义卖采购公约》。该设计将经济理论转化为生活决策,促使学生在现实利益权衡中发展可持续生活智慧。

(三)多维度视角整合培养批判思维

引导学生辨析多维社会现象,通过主体间视角拓展发展批判性智慧。教师需设置包含对立价值的复合议题,要求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观点,从伦理、历史等多层次建构理解框架。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相互质疑,修正片面认知,形成辩证思维习惯。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学生从国家政策与个体实践角度对比论述,在集体辩论中识别价值平衡点,锻炼智慧的选择力。主体间性在此表现为认知互补,智慧不再固化于单一立场,而源于多元主体交互的动态生成。教师应避免预设结论,推动学生自主探索价值张力。

(四)迭代反思机制推动智慧内化

设置循环反思环节是深化人生智慧的关键路径。主体间性教学主张通过对话后的集体反思内化认知,辨析过程可设计讨论 - 总结 - 再讨论的结构。学生在初期表达观点后,记录他人反馈并进行二次辨析,逐步将外部交互转化为内部智慧图式。环境伦理议题的多次轮替辨析中,学生通过反思自身逻辑漏洞,优化价值判断策略,实现智慧的认知深化。该路径强调主体间交互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智慧内化的催化剂,教师需提供结构化反思工具,引导学生将共享经验转化为个人成长资源。

(五)培育共享价值基础导向智慧伦理

在交互中凝练共享价值共识,使学生人生智慧具备伦理导向。主体间性追求在对话中建构共同规范,辨析过程应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教师主导学生通过集体辨析识别社会主旋律,如公平正义等概念在具体争议中的应用。学生从冲突走向共识,智慧不再碎片化,而体现为价值一致的实践能力。讨论社会职责时,学生通过多轮协商明确责任边界,生成兼具个体性与公共性的智慧范式。此路径确保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目标,即智慧发展服务于社会和谐与个人德性完善。

结束语

总之,高中思政辨析式教学作为主体间性教育载体,对培育学生人生智慧具有独特价值。面对实践中的互动形式化与情境脱节等挑战,通过构建平等对话机制、嵌入生活化情境、整合多维视角、优化反思机制及培育共享价值等路径,可有效提升教学成效。这些以主体间交互为核心的策略,驱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促进人生智慧由知向行的融合深化。未来需进一步发挥主体间性优势,使辨析过程持续滋养智慧生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姜岩. 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4,(15):39-41.

[2] 王文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教学应用研究 [D]. 扬州大学 ,2024.

[3] 李剑芸 .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学策略探究 [C]//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 阳春市第二中学 ;,2023: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