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及用药规律研究
曲玉君 郭洋
山东省军区青岛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 青岛 266000 山东省军区济南第九离职干部休养所 济南 250000
1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概述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冠心病和高血压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往往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高血压则是指动脉血压长期升高,对心脏、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负担。在老年患者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减退,血管弹性降低,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及情绪波动等因素,使得老年人更易罹患这两种疾病。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这一群体的早期识别与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2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素
2.1 中医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辨证论治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脏腑阴阳失衡,导致其心、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症状。因此,中医在辨证论治时,强调对患者整体状况的全面评估,注重个体化诊疗。首先,中医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辨证主要依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常见的证型包括气虚、阴虚、痰湿、血瘀等。气虚证患者通常表现为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弱;阴虚证则以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为主,舌红少苔,脉细数;而痰湿证患者往往有胸闷、咳嗽痰多,舌胖大,脉滑;血瘀证则可能出现胸痛、刺痛,舌紫暗,脉涩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识别证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其次,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气虚证可采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结合适量的温阳药物,以增强心脏功能;对于阴虚证,则可以选用枸杞、熟地等滋阴药物,配合养心安神的方剂,以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痰湿证的治疗则侧重于化痰利湿,常用的药物包括陈皮、半夏等;血瘀证则需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如丹参、川芎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胸痛。最后,中医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时,还应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倡导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情志调节,以实现标本兼治,达到更好的疗效。
2.2 常见中医证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首先,气虚证的发生往往与老年人的体质衰退及长期的慢性疾病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气血逐渐减弱,脏腑功能下降,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此外,情绪波动大、缺乏锻炼和不良饮食习惯也会进一步加重气虚的表现。因此,针对气虚证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并改善饮食结构,以增强气血。其次,阴虚证的出现则与肾阴不足、内热亢盛有关。老年人由于肾功能逐渐下降,可能导致阴液亏虚,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居住环境的干燥程度,以及生活压力等均可引发或加重阴虚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并适当增加滋阴食品的摄入,如梨、银耳等。再者,痰湿证的形成通常与饮食不节、生活作息不规律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因消化功能减弱,易出现脾虚湿盛,进而导致体内湿气积聚,表现为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油腻食物,并增加运动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排除体内湿气。最后,血瘀证的产生与气滞、血流不畅密不可分。老年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胸痛等症状。此时,需通过合理的中药调理,结合适当的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3 用药规律研究
3.1 中药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证型的针对性治疗上。例如,对于气虚证患者,中医常采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心脏的供血能力。同时,配合适量的温阳药物,如桂枝、干姜等,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悸、乏力等症状。对于阴虚证患者,则可选用枸杞、熟地等滋阴药物,帮助其缓解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从而提升生活质量。痰湿证和血瘀证的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痰湿证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化痰利湿的药物,如半夏、陈皮等,以改善其胸闷、咳嗽等症状。而血瘀证的患者则需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如丹参、川芎等,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胸痛等不适感。
3.2 现代医学与中医结合的用药策略
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现代医学与中医的结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通过将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首先,现代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急性期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规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此外,现代药物如ACE 抑制剂、β -adrenergic 受体拮抗剂等在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这些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为后续的中医治疗打下基础。其次,中医在调理整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气虚证患者可在现代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人参、黄芪等中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改善心脏供血。同时,阴虚证患者可以通过滋阴药物的使用,缓解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失眠和焦虑问题,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最后,现代医学与中医结合的用药策略还强调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心功能较弱的老年患者,应谨慎选择药物剂量,避免因副作用而加重病情,而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应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以实现更好的疗效。
4 结语
在面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这一复杂健康问题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提升患者整体健康水平。未来,应继续探索和研究中医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广大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伟,王世文,平凡.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山西中医,2022,38(06):62-64.
[2]舒孝萧,吕文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关系分析[J].新中医,2021,53(11):77-79.
[3]龙远雄,雍苏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02):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