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文化资源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以齐鲁文化为例的实践路径

作者

王潇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社会治理的本质是社会力量的合理调动与协同。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如社会结构的变化、群体需求的多样化等。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软实力,逐渐被各级政府和学界关注。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智慧。齐鲁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对社会治理产生过深远影响,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同样能够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将从齐鲁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赋能路径。

1.齐鲁文化的历史背景与核心价值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齐鲁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理念及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强调道德规范、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建设。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倡导以德治国、以德修身的理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齐鲁文化的这些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与秩序的维护。以“仁爱”为例,仁爱思想在社会治理中具有深远影响,提倡领导者应关心民生,民众应相互关怀,共同推动社会稳定。

2.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挑战与需求

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着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化,居民需求不断变化,公共服务体系面临挑战。社会问题的多样性要求治理体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多注重法律与行政手段的应用,缺乏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和参与动力。在此情形下,齐鲁文化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资源。通过挖掘齐鲁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能有效调动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的深入开展。

3.齐鲁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契合性分析

齐鲁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高度契合。基层治理的本质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居民的和谐共处。齐鲁文化中的“礼制”思想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山东某地区为例, 该地通过在社区内推广 齐鲁文化,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组织文化活动和道德讲座,成功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齐鲁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不仅限于教育层面,还能通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社会治理的长期稳定。

二、传统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

1.齐鲁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

齐鲁文化的资源不仅仅存在于历史遗迹和经典文献中,它还包括当地的道德规范、传统习俗及乡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掘齐鲁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传统节庆等方式,可以使当地居民更加直观地接触和认同齐鲁文化,提升其文化自信。某县在传统节日时组织“儒家文化讲座”和“乡贤活动”,结合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让居民更好地理解齐鲁文化的道德价值。该活动不仅增加了居民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齐鲁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融合

将齐鲁文化中的价值观融入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是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如“仁爱”、“和谐”,能够为现代社会治 法律与行政手段,还应重视文化因素对社会关系的塑造。某地在社 居民纠纷时,通过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调解和疏导。通过设置文化调 区工作者得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借此化解邻里纠纷,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社会问题的和平解决,也增强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传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案例分析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传统文化的参与往往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某地通过开展“乡贤文化”的推广,使村民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通过设置“乡贤理事会”,以村中的有德高望重者为核心,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观念,组织村民共同参与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社会事务。该模式成功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减少了村内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此种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治理模式,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与现代社会治理需求紧密结合,展示了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

结论

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齐鲁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遗产,它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齐鲁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如“仁爱”、“礼制”与“和谐”,基层社会治理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齐鲁文化的伦理观念能够有效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齐鲁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通过文化活动和道德讲座等形式,基层社会治理能够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结合,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尤其是在调解邻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齐鲁文化中的“礼制”与“仁义”思想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推动了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明. 齐鲁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合路径[J]. 文化与社会治理,2021,15(2):45-50.

[2] 王磊.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会管理与文化研究,2020,12(3):67-73.

[3] 刘霞. 传统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J]. 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2022,9(1):101-107.

[4] 陈军. 齐鲁文化的社会治理价值与现代应用[J]. 儒学与现代社会,2023,8(4):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