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

徐志伟

肇庆市创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四会市 526200

引言

10kV 电力工程与城市供电、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紧密相关,其施工过程涉及高空作业、带电操作、设备安装等多个复杂环节,若安全管理不到位或质量控制疏漏,不仅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强化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做好现场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核心所在。

1 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10kV 电力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尽量选择地形平坦、地质稳定的区域,并避开不良地质区域和人口密集区。通过现场勘测,准确获取线路路径的地形数据、地质资料等,为后续的杆塔设计和基础施工提供依据。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如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等,提高勘测的精度和效率。施工前,应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分工,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高空作业技能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其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熟练度。

2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2.1 施工前的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前,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施工区域往往临近现有电力线路、居民区或交通要道,易存在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风险。可通过现场勘查、查阅类似工程案例等方式,梳理风险点: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需注意原有线路的带电状态,避免因误碰引发触电;在道路旁施工时,要考虑过往车辆、行人对施工的干扰,防范设备倾倒或材料坠落的风险。针对识别出的风险,需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对带电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划定安全作业半径;对高空作业区域搭建稳固的脚手架,配备防坠落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起重机械、绝缘工具等性能完好。同时,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提前配备急救物资与设备。

2.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施工安全的基础。需结合 10kV 电力工程特点,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安全培训制度,施工前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风险防控要点、应急技能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尤其要强化对新员工、临时用工的培训。制度落实需借助严格的监督机制。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高空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安全带、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规范等。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整改,建立整改台账,跟踪落实情况。此外,实行安全奖惩制度,将安全表现与员工绩效挂钩,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3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

施工过程中需强化现场安全管控。高空作业时,除配备基础防护设备外,要设专人监护,避免交叉作业引发冲突;带电作业需严格遵守 “ 两票三制” ,即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确保操作流程规范。临时用电管理也至关重要,配电箱需加装漏电保护器,电缆线路需架空或穿管埋地,避免碾压破损。针对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需制定应急管控措施。遇暴雨、大风等天气时,及时停止室外高空作业,将设备转移至安全区域;雨后复工前,检查脚手架、基坑等是否出现松动、坍塌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同时,加强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对起重机、电焊机等设备进行检修,记录设备运行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加强对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能良好,定期对起重机、张力放线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同时,对施工人员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等,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防护性能可靠。

310kV 电力工程现场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3.1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材料与设备是工程质量的基础,需从采购、验收、存放等环节严格把控。采购时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要求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对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关键设备,需核对其型号、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环节实行 “ 双人复核” 制度,对材料的外观、规格、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如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钢筋的强度试验等,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入场。电缆、绝缘子等怕潮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地面垫高防潮;变压器等大型设备需做好防尘、防晒保护,避免零部件损坏。建立材料台账,记录进出库信息,实行 “ 先进先出” 原则,防止材料过期或变质,同时定期检查存放状态,及时处理受潮、损坏的材料。

3.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工艺复杂,需针对关键工序强化质量控制。基础施工中,要确保基坑开挖深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控制配合比、坍落度,振捣均匀,浇筑后及时养护,避免出现裂缝;杆塔组立时,检查杆塔的垂直度、螺栓紧固度,采用经纬仪校准,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电缆敷设时,控制弯曲半径,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绝缘层破损,敷设后进行绝缘测试。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需重点关注。电缆沟、接地装置等隐蔽部位施工时,需留存影像资料,邀请监理人员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记录后方可隐蔽。对施工记录进行实时整理,详细记录每道工序的施工参数、验收结果,如混凝土试块的养护时间、抗压强度等,确保质量追溯可查。

3.3 施工人员与监理协同控制

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需加强技能培训与考核。针对变压器安装、线路接线等关键工序,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操作,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艺要求与质量标准。同时,推行 “ 样板引路”制度,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制作样板段,经检验合格后,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参照,确保施工质量统一。监理单位需发挥协同管控作用。监理人员需全程参与施工过程,对材料验收、工序施工、隐蔽工程验收等环节进行旁站监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直至符合要求。同时,监理单位需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报告,反馈施工质量情况,协调解决质量争议。

结语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现场质量控制相辅相成,需统筹推进。通过全面的风险防控、完善的制度落实、严格的过程管控保障施工安全,通过材料设备把控、工艺规范执行、多方协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未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进一步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持续提升施工安全与质量水平,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永进,胡永恒.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16):148-150.

[2]古帆.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3):100-102.

[3]赵良贤.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0,(07):37-39.

[4]刘文锋.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1):238-239.

[5]黄文涛.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