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
刘洋
身份证号码:370321198708240914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住宅建筑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住宅建筑工程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其施工质量与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命财产安全,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前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一、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内容
1.1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在人员组织与分工上,需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流程组建专业施工团队,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的职责与分工。例如,项目经理统筹协调工程整体进度与资源调配,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与任务分配,质检员则把控施工质量,各岗位各司其职、协同作业。针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要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
1.2 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成本。在材料采购与验收环节,首先要依据施工进度和设计要求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材料进场时,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检查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符合要求,采用抽样检测、无损检测等手段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1.3 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在设备选型与配置上,要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工程量等因素,选择性能优良、适用性强的机械设备。例如,高层建筑施工需配备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混凝土浇筑工程则需要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设备。合理配置设备数量,避免设备闲置或不足,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4 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在技术方案制定与审核上,施工前由技术人员依据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组织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先进性。
1.5 安全与质量管理
安全与质量管理是住宅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如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管理问题
在住宅建筑工程现场,人员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建筑行业劳动力多为农民工,缺乏系统专业培训,对新型施工工艺和技术掌握不足。例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部分工人因不熟悉构件安装流程,导致拼接误差过大,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管理团队能力有限。部分管理人员未接受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培训,仍采用传统经验式管理方法,难以有效协调复杂的施工流程。
2.2 材料管理问题
材料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材料质量把控不严现象普遍,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采购时选择低价劣质材料供应商。某住宅项目因采购不合格钢筋,导致主体结构强度不达标,后期不得不进行加固处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材料存储不规范也是常见问题,如水泥露天堆放,受潮结块失去强度;砂石料未分类存放,导致含泥量超标影响混凝土质量。
2.3 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机械设备管理存在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部分建筑企业为节省成本,长期使用老旧设备,设备故障率高。某工地塔吊因未及时更换磨损的钢丝绳,导致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断裂,发生安全事故。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小故障未及时处理演变成大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2.4 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施工技术管理缺少技术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执行不力的现象。企业大部分仍旧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对于应用技术诸如 BIM 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缺乏应用的积极性。例如在图纸会审的阶段,没有通过 BIM 技术进行碰撞检查,从而导致施工期间出现管线冲突等现象,返工率比较高。
三、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3.1 加强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管理,抓好人员素质。构建培训机制,开展施工人员培训工作。组织进场工人分级、分期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安全知识教育,熟悉砌筑、抹灰等基础操作及施工安全防护的知识内容等;组织技术工人定期进行新技术培训,如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操作、BIM 技术应用等,提高技术工人技术水平;组织管理队伍定期学习现代项目管理理念、数字化管理工具使用等管理课程,邀请专家探讨、讲解管理经验,引领管理队伍学习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
3.2 优化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需要从源头的材料采购、存放与用料全过程进行完善。材料采购环节应建立对供方单位的选择与评价体系,从供方单位的实地考察、资质调查、样品测试等多方面进行供方筛选,尽量选择质量有保障、信誉可靠单位作为供应对象,优先考虑长期内与质量可靠的供方单位建立协议合作,保证材料的初始质量;材料进场时,实施两人验收制度,并借助专业检测仪进行检验材料的规格、性能,填写合格的材料检验记录并存留样品,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予以退场。
3.3 强化机械设备管理
在强调设备更新保养的同时做好设备配置,加强设备日常检查,对不能达到施工要求、维修费用高且使用年限超过设备规定期限的设备实行及时报废更新,以引进新型、高耗能、智能化设备。制定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编制设备日常检修、设备日常保养、大修等工作说明书,并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说明书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时定点的清洁、保养、调试,并做好设备保养维护记录。
3.4 推进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执行力度。提高对建筑行业发展技术的了解,大力引进 BIM 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智能建造等技术,对新施工技术加强应用和执行力度,在项目前期加强应用 BIM 技术,开展三维建模、碰撞检验、施工模拟,完善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返工现象。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施工,如太阳能发电光伏、雨水回收利用等,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结语
本研究通过剖析住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涵盖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及安全质量的优化策略。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可显著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降低成本。随着建筑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现场施工管理将进一步融合新技术,向精细化、智慧化迈进,持续推动住宅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铁 男 . 住 宅 建 筑 工 程 项 目 现 场 安 全 施 工 管 理 措 施 研 究 [J]. 居舍,2024,(36):128-131.
[2]付士波,张朝政,韩连斌.住宅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现场建设单位管理重点探究[J].居舍,2024,(20):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