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范剑波
身份证号码:33072419840903003X
引言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住宅建筑规模持续扩张,年竣工面积超 10 亿平方米。但防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新建住宅交付 三年内,屋面、卫生间等区域渗漏投诉率高。渗漏不仅导致墙面霉变、家具损坏,还可能引发电气短路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建筑结构耐久性。
一、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概述
1.1 防水施工的重要性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是保障建筑质量与居住体验的关键环节。从建筑结构安全角度看,良好的防水性能可有效阻止水分侵入,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因长期受水侵蚀而发生锈蚀、强度降低等问题,从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若屋面、地下室防水失效,雨水或地下水渗透会导致结构裂缝扩展,严重时威胁建筑整体稳定性。
1.2 常见防水施工部位及要求
住宅建筑中,屋面、卫生间、地下室和外墙是防水施工的重点部位。屋面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需承受雨水冲刷、温度变化等影响,因此要求防水材料具备良好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和延伸性,施工时需确保排水坡度合理、节点处理精细,防止积水与渗漏。卫生间用水量频繁,防水施工要求高度严格,需对地面、墙面及管道根部等易渗漏部位加强处理,选用耐水性强、粘结力高的防水材料,且防水层需上翻至一定高度,避免积水渗透至墙体。地下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受地下水压力作用,要求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施工时需保证结构自防水与附加防水层紧密结合,防止地下水渗漏。
1.3 防水施工的基本流程
防水施工主要包括基层处理、防水材料选择与制备、防水层施工和质量验收四个环节。基层处理是防水施工的基础,需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干净,无裂缝、油污等缺陷,通过打磨、修补等方式为防水层施工创造良好条件。防水材料的选择需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的特点与要求,确定合适的类型与规格,屋面可选用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多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二、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材料因素
防水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防水施工的成败。市场上防水材料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厂家为追求利润,采用劣质原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例如,一些防水卷材的胎基材料强度不足、沥青含量不达标,导致卷材耐水性和耐久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开裂、老化等问题;防水涂料中,部分产品固体含量低、成膜性差,无法形成连续、致密的防水层。材料的储存与运输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其性能。
2.2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防水施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对防水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掌握不扎实,操作时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如在卷材铺贴过程中,搭接宽度不足、热熔焊接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卷材接缝处密封不严。涂刷防水涂料时,涂层厚度不均匀、漏刷等问题频发。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对防水施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防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只要表面验收合格即可,忽视施工细节,为后期渗漏埋下隐患。
2.3 工艺与设备因素
施工工艺和设备是影响防水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直接降低防水层的防水性能。在防水节点处理上,如屋面天沟、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若未采用针对性的加强处理措施,易形成渗漏通道。施工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也至关重要。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出现故障后未能及时修复,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4 环境管理因素
其他环境和企业管理的影响。其环境影响主要是环境影响;天气。在施工中如果遇到阴雨天、大风天气、高温天气等都会严重影响施工组织和施工质量的。在雨季施工中,基层含水量过大,导致防水层与基层剥离;大风天气,在未与基层粘牢的防水卷材上极易产生卷起的现象,破坏防水层的完整;高温下阳光暴晒使得防水的寿命大大缩减。
三、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严格把控防水材料质量
制定完善的材料采购和进场验收制度,从材料采购阶段,组织施工单位先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且具有良好信誉的生产厂家,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踏勘,掌握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及原材料构成等,以确保原材料不存在“先天不足”,真正从源头上把好材料质量关;切实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每一批次防水材料的规格、型号和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做好材料的储存运输管理,建立专用的材料仓库,存放材料的库房保持干燥通风状态,切忌防水材料受潮暴晒和挤压,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卷材弯曲、涂料包装破裂等现象。
3.2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意识是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行业技术人员或施工技术骨干进行施工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防水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操作技术、防水材料使用技巧、新型材料的应用方法等;既要进行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培训,又要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卷材铺贴、涂料涂刷、节点处理等施工技术要点,规范施工操作。
3.3 优化施工工艺
应用科学的施工工法及设备是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施工工法方面,因防水材料和施工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的施工工法,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例如,对于自粘型防水卷材采用自粘法施工时,应注意基层清理、干燥,卷材铺贴平整、压紧,排除空气,保证粘结牢固;防水涂料使用分层涂刷,控制涂料每层的涂刷厚度和间隔时间,保证涂层均匀、不漏涂。
3.4 强化环境管理
一个优良的施工环境、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督检查是对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天气变化,合理安排防水施工时间,保证避免在下雨、大风、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防水施工,及时进行防护工作,对已施工完毕的防水层进行防护遮盖,防止雨水冲刷、大风吹刮。加强施工场所环境管理,保持施工场地干净清洁,及时处理杂物和场地积水,为防水层施工创造一个好的作业场所。
结语
本研究系统提出住宅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把控材料质量、强化人员管理、优化工艺设备及完善质量监督,有效解决渗漏难题,提升防水工程可靠性。防水技术创新与质量标准完善永无止境。未来需持续关注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深化数字化监管应用,完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推动住宅建筑防水工程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参考文献
[1]王钦弘.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2):177-179.
[2] 刘 亚 梅 , 齐 琳 . 住 宅 建 筑 工 程 屋 面 防 水 施 工 技 术 及 质 量 控 制 [J]. 居舍,2023,(09):41-44.
[3]张晓露.住宅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3,(0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