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的探讨

作者

王太华

身份证号码:370126198812091219

引言

在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加速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气设备作为建筑运行的 “动力与神经中枢”,其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复杂供配电系统,到住宅建筑的智能照明与安防弱电设备,电气设备的精密化、集成化程度日益提高,对安装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1.1 供配电设备安装技术

由于对供配电设备进行安装是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的电力运行,因此,这需要安装人员在安装的时候尽量提高供配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在进行变压器的安装工作过程中,对于基础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定基础的水平偏差小于规定的范围,安装减震装置来降低电力运行中的噪声与震动。对于变压器就位后,需要对高、低压接线端子进行检查,确定其接线正确且接头要牢固,并对其做好绝缘处理,避免发生漏电问题。在对高低压配电柜的进行安装时需要坚持“横平竖直”的原则,将柜体间连接严密,并通过螺栓的方式予以固定,并且做好接地工作。

1.2 照明设备安装技术

建筑物中灯的安装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照明效果,还要考虑到其外观以及安全性。在灯具的安装之前,要根据设计的图纸来确定灯的安装位置以及其安装的方式,如吊灯的安装要考虑到吊灯在安装时承重力能否达到要求,一些较大的吊灯采用预埋吊钩的方式进行安装;吸顶灯在安装时要注意要将吸顶灯与顶面贴合的非常紧密,避免出现缝隙,影响灯具照明亮度。开关、插座在安装的高度上有一定的严格规定,在一些特殊场所要使用防水型的开关、插座,在开关、插座的安装时要注意要对开闭关灯处的线路采用专门的防溅盒进行安装。接线在安装过程中要对灯座与灯带采用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进行接线,其中开关要进行灯控制火线,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

1.3 动力设备安装技术

水泵机组、风机、电动机等为建筑工程运转中的动力源,设备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电动机要进行同心度安装,通常利用联轴器或者皮带轮等将电动机与传动机械设备连接在一起,尽量让电动机与传动机械设备的轴心线处于同心位置,减小传动时的振动与摩擦。风机和水泵要注意找平设备基础并预留一定的减震措施,设备基础的预留螺栓要与设备底座上的预留孔精准对位,在风机、水泵安装固定后对设备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调整。设备与管道连接要预留一定的柔性接头以减少振动的传递性,需要保证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防止出现漏水、漏气。设备要试运行,设备运转状态、电流和电压都要进行测试并及时调整。

1.4 弱电设备安装技术

弱电设备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安装技术性强,强调系统的集成度。综合布线系统中线缆敷设原则为强弱电分开,注意相互之间不产生信号干扰,线缆弯头半径达到设计要求,线缆两端做好标识。网络设备安装中机柜内各个设备放置合理,绑扎整齐,预留散热空间,方便后期维护。摄像头安装稳固,做好防雷防雨措施,视频线缆连接安全,无图像模糊、卡顿等现象。楼宇自控设备安装中,各类传感器要安装在能够有效反映环境因素的位置处,执行器要和被控设备相连可靠,通过系统调试实现对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保证弱电设备系统运行正常、可靠,满足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的需求。

二、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现存问题

2.1 技术层面问题

在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施工工艺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施工人员对规范标准掌握不足,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操作。部分施工单位仍沿用传统落后的安装工艺,对新型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掌握不熟练。如在智能化配电设备安装时,未能正确运用先进的智能调试技术,导致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电气系统高效、智能的需求。2.2 管理层面问题

质量监管不到位是管理层面的主要问题之一。施工现场缺乏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电气设备安装的关键环节,如隐蔽工程、设备接线等,未能进行严格的验收与监督。部分施工单位为赶工期,省略必要的质量检查步骤,使得安装质量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管理薄弱也不容忽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混乱,存在私拉乱接电线、配电箱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等现象,增加了触电事故发生的概率。对电气设备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如未给裸露的带电部位设置防护罩,易引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三、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

3.1 质量控制措施

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核心。需完善质量标准,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行业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细化各环节质量要求。针对变压器安装,明确基础水平度误差范围及减震装置安装标准;对于电线电缆敷设,规范强弱电间距与固定方式,使施工有章可循。强化施工过程管控。

3.2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重要保障。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临时用电安全制度,实行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确保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对私拉乱接行为零容忍;为裸露带电部位加装防护罩,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如 “高压危险”“禁止触碰” 等。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触电、电气火灾等事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开展实操演练,模拟漏电、火灾场景,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等应急技能。

3.3 提升各专业协同能力

提升专业协同能力是解决施工冲突的关键。工程前期,建立多专业协同工作机制,组织电气、土建、给排水等专业团队开展联合设计会议,利用 BIM 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提前模拟施工过程,排查管线碰撞、空间冲突等问题,优化各专业施工方案。施工阶段,设立项目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共享施工计划与现场进展,及时调整施工顺序。通过加强沟通协作,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各工序无缝衔接,保障电气设备安装施工高效推进。

结语

本研究系统探讨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关键技术,明确了各类型设备安装要点,提出质量安全管理与专业协同策略,有效解决技术、管理现存问题。研究成果为规范施工流程、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建筑智能化发展,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将向更智能、精准方向迈进,需持续创新以适应行业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君.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高新科技,2023,(08):40-41+44.

[2]李志民,王兵.建筑工程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