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超

身份证号码 371325198206091919

引言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效率提升、质量优化与成本控制的多重挑战。机械制造领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础性产业之一。传统制造模式因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机电自动化技术基础理论

1.1 机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旨在实现机械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运行。其内涵涵盖了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经电子系统处理信号、依托计算机控制指令执行,最终驱动机械部件精准运作的完整过程。从早期机械与电子简单结合,到如今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机电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从基础自动化到高度智能化的演进。早期,继电器、接触器等简单元件实现基本逻辑控制;如今,依托高性能处理器和复杂算法,系统可实现自主决策与自适应调节,极大推动了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

1.2 机电自动化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作为系统的 “感知器官”,负责采集压力、位移等物理量并转化为电信号,为系统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工程机械制造的设备监测与质量检测环节不可或缺。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核心 “大脑”,通过 PID 控制等算法与控制系统设计,精准调控设备运行,保障生产流程稳定高效。伺服驱动技术实现对机械部件的精确位置与速度控制,显著提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的加工精度与运动性能。通信与网络技术则搭建起系统的 “神经网络”,使设备间实现数据交互与协同作业,助力构建智能化制造网络,推动工程机械制造向自动化、集成化迈进 。

二、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现状

2.1 设计环节的应用

在工程机械设计环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成为主流工具。工程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能够快速构建工程机械的复杂结构模型,直观呈现产品外观与内部构造,方便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与修改。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构建虚拟模型,模拟工程机械在实际作业中的运行状态,对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等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2.2 生产环节的应用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工程机械零部件加工车间中,自动化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机床设备能够按照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进行零件车削、铣削等加工作业,加工误差可以在微米级别控制,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产品的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的废品率更低。数控加工通过控制刀具的路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能够快速加工出复杂形状的关键零部件如挖掘机回转支承、装载机驱动桥壳,满足工程机械高强度、高要求的零件加工需求。

2.3 检测环节的应用

自动化检测设备是实现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的主要工具。例如三坐标测量机能对工程机械零部件进行快速、准确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测量,通过对比设计模型,能第一时间发现加工出现的误差,使零部件的制造质量达到标准。例如,在焊接的质量检测中,就利用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X 射线探伤仪等检测焊缝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等缺陷,避免因焊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工程机械的故障。

三、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优势

3.1 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典型技术,机电自动化技术对提高工程机械制造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自动化生产线上24 小时的不间断作业可以极大的缩短生产周期,在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液压元件生产线中,通过采用自动化加工设备和机器人装配设备,原先需要人工控制和耗费大量时间的零部件加工、装配工序都可以由设备代为完成,数控加工技术对于具体生产制造的应用也通过制定精密的加工程序降低了人工调试机床、更换刀具等相关辅助时间,能够将设备充分发挥至最高效率进行运转。挖掘机履带板生产工序中的数控加工设备可以一次性的完成铣削、钻孔等数个工序,相比于传统生产模式更有益于提升企业生产订单的交付效率。

3.2 提升产品质量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精确性控制是支撑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在研发设计阶段,CAD 技术及虚拟设计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产品研发阶段的产品的结构强度、力学性能等进行精确的模拟分析与模拟,能够及时对设计方案予以优化,避免因设计出现缺陷而对产品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设计起重机臂架时,基于仿真的技术,对不同起重量和工况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能够及时对臂架结构进行参数调整,使产品的结构强度设计合理,能够在实际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可靠。

3.3 降低生产成本

机电自动化技术从多个维度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产出增加,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降低。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设备的高效运行也降低了能源消耗。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废品率和售后维修成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和设备潜在故障,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退货、返修等费用。采用智能检测系统后,企业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维修成本降低,产品售后维修成本降低,有效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3.4 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高效的生产效率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让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按时交付高质量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使企业在产品定价上更具灵活性,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型,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

机电自动化技术为工程机械制造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与成本降低等显著优势。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人才短缺等问题仍制约行业发展。未来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速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融合,推动工程机械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焦庆亚. 关于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 仪器仪表用户,2024,31(11):146-148.

[2] 郑耀 廷. 机电 自动 化技 术在 工程 机械 制造 中的 应用 研究 [J]. 中国 机械,2024,(2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