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吕宝亮

身份证号码:370105198903075917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供热通风与空调(HVAC)工程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HVAC 系统不仅承担着调节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的功能,还对建筑能耗有着决定性影响。当前 HVAC 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不规范、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1 设备安装技术

空调通风与制冷安装施工的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制冷机的安装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夯实基础的施工质量,要确保基础的水平度和承载能力,使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之上,偏差要求控制在 2mm 之内;在进行吊装设备的过程中要选择相应的吊机和吊索具,不能撞击到机体使其出现变形;进行减振降噪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弹簧减振器或是橡胶隔振垫,以此减小其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在进行风机和水泵的安装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确定参数标高线、中心线等,应用激光水平仪来对设备的轴线进行定位校对,以确保其实现正确标定,并进行校检其电流、电压等电流,以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1.2 管道系统施工技术

对管道来说,由于介质本身,管道系统的施工会影响介质输送速率和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在管道预制、加工过程,应该采用切割机来实现端口平直,管道焊接过程中采用氩弧焊或电弧焊,并根据采用的管材,选择不同焊接方式来实现焊缝的无气孔、无夹渣;在敷设阶段,要求管道的支吊架位置按照要求的间距设置、穿过墙壁或楼板的管道采用管套,填充防火密封材料;保温层施工采用闭孔橡塑或岩棉,要求保温接缝位置采用专用胶水密封,避免冷桥的出现。

1.3 电气与控制系统安装技术

综合自动化控制与电气控制系统安装是实现设备运行自动化的前提。电缆线敷设的电缆桥架应横平竖直,桥架间的跨接接地线连接好。电线电缆在电气综合线架内敷设时做到强弱电分开,防止信号的干扰。接线端子安装时接线应压紧接线端子压线鼻子,防止接线松动打火。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时,在安装温度传感器时,要避开风口、热源,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管道的直管段内。在进行控制器安装时,调试参数,协调相关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综合一体化,按照控制器设置的功能编程进行空调、通风、加热设备的联动,环境参数监测情况自动控制相关设备,实现系统高效节能运行和自动控制。

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质量控制

严格进行施工准备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质量的前提。施工前,进行严格的施工图会审。集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人员共同对施工图中关于供热通风及空调设备的选型、供暖管路位置、空气调节管路设计、供热设备系统分布等重点内容进行审查,针对检查、审查的重点内容,逐一对图纸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图纸及实际情况中存在的设计冲突等具体问题,将图纸及实际情况存在的错误、漏项进行排除、改正;检查设计与实际施工方案中空调冷媒管道与建筑中的楼板梁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确保冷媒管道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安装的可行性,即管道是否能被实际顺利安装;进行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就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验收要求和质量检验办法、安全等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从而使施工人员掌握相应的施工重点;检查设备品牌和型号与合同是否相符,检查各种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并对用于管道外保温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管道的壁厚等进行抽查,严禁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及设备

进场使用。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的施工工序监督机制,明确各工序的施工标准与验收要求,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管道焊接工序完成后,需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测,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管道保温施工。加强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对管道敷设、电气线路预埋、设备基础施工等隐蔽工程,留存影像资料并详细记录验收数据。

2.3 施工后质量控制

施工后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交付质量的重要保障。系统调试阶段,严格按照调试方案对供热、通风、空调系统进行全面调试。对制冷机组进行性能测试,检测制冷量、能效比等指标;对通风系统进行风量平衡调试,确保各风口风量符合设计要求;对空调系统进行温湿度调节测试,验证系统的调控能力。性能测试环节,采用专业检测设备对系统的噪音、振动、能耗等指标进行检测,判断系统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在竣工验收过程中,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核查施工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包括施工图纸、变更记录、材料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三、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常见施工问题

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涉及设备、管道及系统调试等多方面。设备安装偏差较为突出,如制冷机组水平度不达标,会导致运行时振动加剧、噪音增大,甚至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风机与管道连接错位,易造成漏风,降低系统效率。管道渗漏问题频发,焊接质量不合格、管道接口密封不严,或因保温层破损产生冷凝水腐蚀管道,都会引发渗漏,不仅浪费能源,还可能损坏建筑结构。电气线路安装隐患不容忽视,接线错误、线路绝缘层破损,可能引发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与设备安全。

3.2 针对性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需从技术优化与管理强化两方面制定解决策略。设备安装环节,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定位校准,安装后使用专业检测设备复核水平度、垂直度,误差超限时及时调整;严格执行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规范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流程,确保接口密封性。管道施工方面,加强焊接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优化管道接口密封工艺,使用优质密封材料,并在保温施工时重点检查易损部位,防止保温层破损。系统调试阶段,编制详细调试方案,分阶段对制冷、通风、空调系统进行调试,运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调整设备参数;建立调试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风量、温度等参数不达标问题。电气线路安装需严格遵守电气施工规范,加强接线环节检查,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线路绝缘性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立即整改,从源头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明确设备安装、管道施工及电气控制核心要点,构建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针对性解决常见施工问题。研究成果为规范施工行为、提升工程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施工技术将持续创新,助力行业迈向高效、节能、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赵娟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1):215-217.

[2]赵云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关键技术[J].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1):4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