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ICU护理中应用俯卧位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

严静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常伴随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配合以高效的护理非常重要。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方法,当前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俯卧位通气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改善肺部的通气和血流灌注比例,有助于提高氧合水平,减轻肺损伤,在改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然而,在应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患者的身体长时间处于特定的俯卧姿势,身体各部位承受的压力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会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压疮发生后不仅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 ICU 护理中应用俯卧位通气时,如何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成为临床护理高度关注的问题[3-4]。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22 年10 月-2024 年12 月的58 例急危重症患者,对ICU 护理中应用俯卧位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 年10 月-2024 年12 月的58 例急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1)有生命体征;(2)无中途死亡、转院者;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不全者;(2)精神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ξ29β ,参照组男15例,女14 例,平均(48.49±9.36)岁,观察组男16 例,女13 例,平均 (49.05±9.21) )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近似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严密对病人的体征、意识状态等进行监测,定期为患者翻身等;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包括:(1)皮肤防护:俯卧位时,患者的前额、颧骨、下颌、胸部、髂前上棘、膝关节等部位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护理人员积极使用新型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分散压力,每2 小时评估一次受压部位皮肤状况,若发现皮肤发红且持续不消退,则立即更换敷料,且每小时评估1 次。同时,在患者的身体下方铺设硅胶气垫床,将压力调节到20-40mmHg 范围,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适当调整,以减轻身体与床面的接触压力;(2)呼吸监测:俯卧位通气期间,护士密切监测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水平。每15 分钟记录一次呼吸频率,若呼吸频率较前增加20%以上,则及时对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5%则及时调整氧流量或呼吸机参数。每30 分钟测量一次心率,如果心率持续高于120 次/分或低于 60次/分,则及时报告医生。另外是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颜色等情况,判断有无缺氧表现;(3)体位调整:根据患者的体型、病情状况合理调整患者的姿势,如肥胖患者在腹部下方垫软枕,避免腹部受压影响呼吸。对脊柱受伤患者使用特制的体位垫,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每2 小时协助患者进行小幅度体位变换,如左右侧卧30°,以减轻局部压力,变换时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牵拉管道;(4)管道护理:使用不同颜色标签标识气管插管、胃管、尿管等各类管道,每小时检查管道固定情况,确保管道无扭曲、打折、受压。对于气管插管者,使用加强型胶布双重固定,防止脱出。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前后 APACHE Ⅱ评分改善情况,APACHEⅡ评分0-71 分,分数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5]。

选取SPSS25.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行 t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APACHE Ⅱ评分改善对比观察组 APACHE Ⅱ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APACHE Ⅱ评分改善对比(x±s,分)

2.2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未发生压疮,参照组中发生 4 例压疮,压疮发生率为 13.79% ,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 )。

3 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因此对患者的护理要求也更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 P<0.05) ,表明针对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好转。分析其原因,针对性护理从多个重要环节采取措施,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如在皮肤护理方面积极采用新型减压敷料并合理使用硅胶气垫床,有效减轻了局部组织压力,避免了患者因长时间受压导致的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维持患者身体的整体稳定,为病情改善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了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减少了因呼吸循环问题导致的病情恶化风险[6]。在体位摆放、管道管理上,护士及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确保患者处于最适宜的体位,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未发生压疮,而参照组发生4 例压疮,压疮发生率为 13.79%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 ),分析其原因,针对性护理模式,护士每2 小时评估一次患者的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及时发现皮肤早期损伤迹象并采取干预措施处理,有效避免了压疮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护士根据患者体型和病情个性化调整俯卧位姿势,使用合适的体位垫,有效分散了身体压力,减少了局部组织受压时间、强度,从根本上降低了压疮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ICU 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应用俯卧位通气时容易发生压疮,通过配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APACHE Ⅱ评分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娟.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深度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5):158-159.

[2] 程敏慧.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俯卧位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3):31-33.

[3] 庾圆合,陈丽,莫艳萍,等. 综合护理预防 ICU 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观察[J]. 大众科技,2023,25(6):84-87.

[4] 张云,杜凤燕,陆玉梅,等.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ICU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氧合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3,21(14):1952-1954.

[5] 陈红娇,李君,高辉,等. 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1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6):1250-1255.

[6] 王婧,周文艳. 精细化护理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24):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