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作者

徐红燕

孙渡小学 331100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小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时间,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显得尤为关键。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与学校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有序,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家校共育可以让家庭和学校共同引导和监督学生,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不良行为,逐步形成高效的学习模式。

(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双减政策下,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家校共育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塑造健全人格

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与学生的性格、品德等方面密切相关。家校共育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坚持不懈、自律等良好品质,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一)家校责任界定不清晰

部分家长和学校在家校共育中责任划分不明确,存在相互推诿现象。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责任,将孩子学习完全交给学校;而部分学校则忽视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二)沟通机制不完善

家校之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沟通方式单一,沟通频率较低。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学习情况,无法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育方法缺乏协同性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缺乏协同配合。例如,学校注重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指导,而家庭可能更关注成绩,忽视学习习惯培养;或者家庭和学校采用的教育方式相互矛盾,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三、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明确家校责任分工

学校应承担起教育主导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案,将学习习惯培养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良好学习习惯的知识和方法。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家庭要发挥重要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自律能力等。例如,家长可以制定家庭学习计划,与孩子一起遵守;在孩子学习时,保持安静,不干扰孩子[1]。此外,家长还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了解学校教育要求,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构建有效沟通机制

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家长微信群、QQ 群、学校教育 APP 等,方便家长与教师随时沟通。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方面的表现;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状态,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定期开展家校沟通活动,增加沟通频率。学校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教学,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全面汇报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讨学习习惯培养方案[2]。同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制定个性化教育措施。

(三)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习惯培养教育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重点培养其课堂专注力、认真听讲、按时完成 业等基本学习习惯;对于中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理书包和文具等能力; 预习复习、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归纳等高阶学习习惯。家庭也可以配合学校 活动。 例如 家长可 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孩子执行;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 如阅读比赛、书法比赛等 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传递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孩子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营造良好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学习环境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育意义重大。家长需精心为孩子打造适宜的学习空间,确保环境安静、整洁且舒适,并备齐书桌、护眼台灯、丰富书籍等必要学习用品,让孩子学习时能得心应手。在家庭生活安排上,要合理规划,降低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对孩 学习的负 为孩子营造专注的学习氛围。此外,家长自身言行是孩子无声的教科书,要注重以身作则。日常中保持积极的学习姿态,热爱阅读、不断探索新知识,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3]。孩子在这样充满学习气息与正能量的家庭环境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结论

双减政策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家校共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家校责任分工、构建有效沟通机制、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和营造良好家庭学习环境等策略,能够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今后教育实践中,家庭和学校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家校共育模式,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峥.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路径 [J]. 新智慧, 2024, (05): 127-128.

[2]王莉. 探析家校共育下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培育 [J]. 智力, 2024, (02): 72-75.

[3]张学华. 习惯:在家校共育中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家校共育 [J]. 科幻画报, 2023, (12): 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