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者

王雅楠

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小学

引言

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全面掌握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还要联系自身的教学经历,仔细分析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真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面构建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计划,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把语言知识同文化背景信息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而全面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育的品质和成效。

1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课程创新的重要性探究

1.1 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设计,叙事表达,戏剧表演等多元化手段来塑造的革新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阅读过程变成十分吸引人的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既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次数和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进而极大地改良了教学成果并推动学习效率的提高。

1.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特别看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创新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预测、提问、归纳等多种阅读策略,促使他们独立去解析文本并领悟其中的主要意义。这样做有益于塑造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而且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形成稳固根基。

2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2.1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批判性思维品质,自主学习能力等众多元素。在阅读教学实际过程中,要抛弃传统那种单一的机械式背诵模式,转变成着重关注学生信息综合过程里的分析,推理,断判和创新能力。这就意味着必须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及执行途径方面作相应修改,把教学方法由灌输知识改为发展能力。

2.2 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教育活动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促进学生发展当作目标导向。在阅读教学里,必须冲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形式,朝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环境迈进,教师通过营造情境任务,促使学生利用自主阅读和协作交流的方式来达成知识建构,并优化个性化阅读水平。这个过程必要教学设计对实践活动展开系统的规划,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及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3.1 遵循启智增慧原则的有效提问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按照新课标理念去思考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地位,积极营造利于知识建构的实践场所,教师在这种情境之中,要按照启发式教育原则。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细致安排带有情境性质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的阅读当中,依靠师生交流加深对文章主要思想的认识,做到语言技能向综合素质转化,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翻转课堂助力自学能力培养

新课标强调因地制宜、依照学生成长规律规划英语阅读教学方案。目的是做到课程内容与个体差异有效匹配,鉴于小学生英语基础,兴趣偏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别,教师要依照学生实际状况制订差异化教学计划,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环境,促使他们积极参加阅读实践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加深理解并推动综合素养提升。为了保证教学目的达成,应当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指导思想,利用微视频这类工具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渐渐培育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3.3 设计多元化主题活动,拓展迁移创新路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正在逐渐摆脱以往单一的文本分析模式,朝着以多种主题活动为核心的操作路径转变。从而拓宽迁移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优化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跨学科整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把科学、艺术和社会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创建以主题为导向的阅读任务(比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英语学习活动,配合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或者创意制作等形式),推动知识的深度吸收和创造性转化“项目式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引领学生关注某个议题(比如筹划“英语文化节”),依靠深入阅读、专题讨论以及成果呈现等环节来全面改进综合素养。该教学方案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识,又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展开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活动。规划“国际旅游”“文化交流大使”之类的主题项目,促使学生置身真实的语言交流场合,利用学到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展开互动交流,进而改善语言练习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推动文化探究和跨文化对话。举办“全球节日文化”“中西餐桌礼仪比较”之类的活动,通过阅读各种文化文本并展开深入探讨,改进学生的跨文化认识水平,而且培育他们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更新观念的能力。

3.4 通过组织问答活动提升思维能力

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活动要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旨,思维品质既是关键要素,又是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支撑。要想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师需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整合问题探究环节,围绕主题思想、内容结构和论证逻辑设计出递进式的问题序列,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并自行找到答案。在解题过程中锻炼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这种做法既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又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为学生创建起高效的读思结合自主学习模式给予支持。

结语

根据上述论述,新课程标准给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给予了更新的研究范式和操作途径。通过创建多种化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而且推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同发展。这些举措既符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规定,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稳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雷艳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路径分析 [J]. 小学生 ,2024(06):58-60.

[2] 韦艳 .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阅读有效性教学研究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4,37(06):59-61.

[3] 陈玲.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课程面临的困境与创新策略[J].小学生 ,2024(0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