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立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2413
引言: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财务管理与决算审计问题日益凸显。科研项目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强、投入大等特点,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财务决算审计是项目验收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果转化与后续经费获取。当前,由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费使用政策调整,财务决算审计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文章聚焦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的典型问题,探索有效解决路径,对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问题
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中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费预算执行偏离度大,支出合理性与相关性不足,项目预算控制机制缺乏,合同管理不规范, 准执行不到位。项目实际支出与预算严重脱节,缺乏有效的预算控制措施[1];经费支出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性不强,导致审计被审减;项目研制过程中缺少预算动态监控;合同签订和执行存在严重缺陷;财务核算不规范,核算准确性不足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项目验收通过率。
二、解决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科研单位应根据科研项目动态特性构建全方位的制度体系,融合法规要求与实际操作需求。财务部门必须积极跟踪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最新变化,特别是科技部等部委近年来频繁更新的经费管理规定,及时将外部政策转化为内部制度。制度建设应关注权力制衡机制,明确项目负责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多部门协同监管模式[2]。制度应涵盖预算编制与调整、经费支出审批、设备采购管理、合同签订审核等全链条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同时,单位应建立财务信息定期公开机制,确保项目组成员对经费使用情况实时知晓,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管理风险。制度执行层面,应结合信息化手段建立自动预警系统,对预算执行偏差、合同履行异常等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形成事前防控与事中监管相结合的管理闭环。
(二)加强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应实现“三方协同”模式,由财务人员、科研人员与单位管理层共同参与。财务人员首先应深入理解项目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明确关键节点的资源需求,这需要财务人员主动走进实验室,理解实验设备的用途与成本构成。科研人员则需向财务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可能的失败风险及备选路径,使预算更具弹性和前瞻性。单位管理层则从战略角度,确保预算既满足项目需求,又能为机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突破简单按项目计划书填报的思维定式,实施动态滚动预算法,设置里程碑节点进行预算评估与调整。对于预算执行不佳的项目,财务部门应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对执行率低于 60% 的项目发出红色预警,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交专项说明并制定预算调整计划。特别是对零余额财政拨款项目,应在年初制定详细的季度支出计划,避免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三)规范资金支出管理
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应建立“合规性-相关性-合理性”三位一体评估框架。首先,财务部门应对每笔支出进行合规性前置审核,确保符合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规定,特别是对设备购置、外协费用等高风险支出项目,应执行多层级审批制度。其次,项目负责人必须对支出的项目相关性负责,签署支出相关性确认书,详细说明与研究任务的关联性。项目间接成本分摊应根据科研项目特点,采用工时法、工作量法等科学方法,形成可追溯的分摊依据文档。对于大型设备使用费,应建立设备使用台账,记录每个项目的使用时间和强度,确保分摊公平合理。在合同管理环节,财务人员应前置介入合同谈判过程,重点审核支付条款的公平性和风险点,避免出现“先付款后签合同”等违规情形。对外协合同,应要求合作方提供工作量证明和技术成果交付证明,与付款进度严格挂钩,杜绝无实质内容的“通道费”支出现象。
(四)提高财务核算水平
科研单位应将财务核算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全面提升核算质量。首先,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特定核算规则的培训,确保会计人员理解不同类型项目的核算差异,掌握总装、科工局等不同渠道项目的核算要点。其次,应实施“项目卡片”制度,为每个项目建立独立的核算档案,包含预算文件、合同文本、支出凭证等全链条资料,确保核算基础资料完整。信息化方面,单位应升级财务核算系统,引入智能化审核模块,对超预算支出、异常交易等自动标记,减少人为错误[3]。特别是对大型设备、材料采购等支出,应建立财务数据与实物资产的“数实对应”机制,通过标签化管理,确保账实相符。在审计前,财务部门应组织项目负责人共同开展“模拟审计”,预先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应建立审计问题反馈机制,将每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典型案例库,在新项目启动时进行预警教育,避免重复出现同类问题,形成审计反馈与管理提升的良性循环。
结语
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是保障科研经费合理使用、提升科研效能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应通过制度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加强、资金支出规范以及财务核算提升等措施形成系统解决方案。随着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深入,未来应着力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项目经费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平衡合规性要求与科研创新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推动科研经费使用由“管理导向型”向“绩效导向型”转变,是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安逸.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4,(32):44-46.
[2]张娜.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04):7-9+12.
[3]沈敏.重大科技项目结题财务验收审计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3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