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措施
黎鸿宾
身份证:130302197502242019 830000
0 引言
电力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机电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是确保电力生产、传输与分配顺利进行的关键。机电设备安装涉及设备定位、接线、调试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故障,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等严重事故。在新能源电力、智能电网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安装工艺愈发复杂,传统的质量管控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加强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社会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的重要
1.1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高质量的安装能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性能,减少因接触不良、部件松动等问题引发的故障,降低停电风险。反之, 安装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短路等故障,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严格的质量管控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
1.2 提升电力工程整体效益
优质的机电设备安装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修与更换频率,降低运维成本。同时,精准的安装能确保设备运行参数符合设计标准,提高电力生产与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损耗。从工程建设角度看,有效的质量管控可避免因返工导致的工期延误与成本超支,保障电力工程按时投产,尽快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 适应电力技术发展需求
随着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等技术的推广,电力工程中机电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安装精度与工艺的要求更为严苛。例如,智能断路器、数字化变压器等设备的安装需兼顾机械连接与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传统的经验型安装模式已无法满足技术需求。通过科学的质量管控,可确保新型设备的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升级。
2 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现存问题
2.1 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部分电力工程在机电设备安装前缺乏系统规划,图纸会审流于形式,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存在偏差,如设备尺寸与安装空间不匹配、管线布置冲突等。设备进场验收不严格,未对设备外观、参数、配件完整性进行全面核查,可能将存在缺陷的设备投入安装,为后期质量埋下隐患。此外,施工方案缺乏针对性,对复杂设备的安装流程、技术难点未进行专项论证,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工艺错误。
2.2 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新型设备的安装工艺不熟悉,操作不规范,如接线错误、紧固力矩不足等,影响设备性能。现场监督机制不完善,质检员未能实时跟踪关键工序,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施工环境控制不当,在粉尘、潮湿等恶劣环境中安装精密设备,可能导致设备受潮、污染,降低绝缘性能与使用寿命。
2.3 调试与验收环节薄弱
设备调试是检验安装质量的关键环节,但部分工程存在调试流程简化、参数检测不全等问题,未能充分验证设备的运行性能。验收标准不明确,对安装精度、安全距离等指标的判定缺乏量化依据,导致不合格项被遗漏。此外,验收资料不完整,如缺少设备校准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等,影响后期质量追溯与运维管理。
2.4 人员与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质量管控团队,质检员多由技术人员兼任,难以专注于质量监督工作。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未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出现问题后易推诿扯皮。培训机制缺失,未能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新型设备安装技术与质量标准,导致人员技能与工程需求脱节。
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前期准备阶段管控
强化前期准备阶段管控需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人员开展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深入分析图纸细节,核对设备参数与现场实际条件,及时化解设计冲突,确保施工依据准确无误。严格执行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对照采购合同和技术标准,全面检查设备外观、合格证及性能参数,对关键部件进行抽样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设备进入施工环节。针对复杂设备安装,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明确详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及应急措施,并组织专家论证优化,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3.2 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需多维度发力。加强施工人员培训考核,通过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提升其对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掌握,特种作业人员 建立关键工序旁站制度,质检员对设备定位、接线、密封等重要环节全程监督,记录施工数 ,确保工序合规。优化施工环境管理,对精密设备安装区域采取防尘、防潮、恒温措施,配备必要防护设备与工具,规避环境因素对安装质量的影响。
3.3 完善调试与验收机制
制定标准化调试流程,按照设备说明书与设计要求,逐项检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响应速度、安全保护功能等,对调试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确保设备性能达标。明确验收标准与流程,采用量化指标评估安装质量,如设备水平度偏差、绝缘电阻值等,对不合格项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复查。规范验收资料管理,收集整理设备合格证、调试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文件,形成完整的质量档案,为后期运维提供依据。
3.4 健全人员与管理体系
健全人员与管理体系需从团队建设、责任约束和能力提升三方面协同推进。首先要组建专业的质量管控团队,配备专职质检员,明确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复核、设备验收,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监督,以及验收环节的标准执行等全流程职责,避免因职责模糊导致的监管缺位。同时,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将安装精度、设备运行稳定性等关键质量指标细化为各岗位考核要素,建立“谁操作、谁负责”的追溯机制,对因违规操作、监管失职导致质量问题的人员,依据情节轻重实施问责,强化责任意识。此外,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新型设备安装工艺、质量标准等专项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分享先进管控经验与案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结合,全面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专业技能与问题处置能力,为质量管控提供人力保障。
4 结论
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工程整体效益。当前管控工作中存在前期准备不足、施工过程管控不严、调试验收薄弱、人员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需通过强化前期准备、严格过程控制、完善调试验收机制、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加以解决。未来,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持续创新质量管控方法,引入智能化监测技术,提升管控的精准性与效率,推动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迈向更高水平,为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的现代电力系统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听者.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工技术,2023,(S1):203-205+209.
[2] 徐道全.浅析水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