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影响研究
金宽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中心学校 2520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和语言能力奠基的关键期。传统的英语课堂往往重记忆、轻表达,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随着核心素养导向的全面推广,英语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强调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英语故事教学作为一种集语言、文化、思维、情感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凭借其情节性强、情感共鸣深、语言输入丰富等特点,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本文立足核心素养导向,探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旨在为一线教师优化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素养要求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是在真实语境中,通过情节连贯、人物鲜明的英语故事为载体,组织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引导学生在故事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积累词汇、习得表达。故事教学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实践性和文化性,不仅传递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更蕴含着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应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核心,突出语言综合运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故事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交际情境,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融合,有效促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时,故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社会文化、价值观、情感体验等元素,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形成积极的文化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语言学习与人格成长的双重目标。
二、英语故事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机制
故事教学能够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首先,通过听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等多样化形式,学生在情境化语境中反复输入、理解和加工语言,提高了语言感知力和语境理解能力。其次,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际语料和表达范例,促进了词汇积累、语法习得和表达策略的内化。学生在故事表述、续写、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会根据不同语境组织语言,培养了综合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此外,故事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文化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分析、推理、联想、评价等高阶思维,提升其信息处理与创新思考能力。故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合作探究、情感体验和多角度表达,促进了多元化语言实践。通过多轮次、多形式的故事教学,学生在实际语用场景中逐步建立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其后续语言学习和学科素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故事教学作为课堂的重要内容和活动。然而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故事教学流于形式,未能与能力目标、学科素养深度融合。教学设计以讲述故事为主,学生语言实践机会有限,课堂互动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故事教学理论和活动策划能力,故事选择不科学,故事内容单一、难度偏高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参与积极性不高。评价方式仍以结果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个体差异,未能有效激励学生语言输出和创新表达。此外,部分地区资源匮乏,教师备课和课堂设计难度大,故事素材和教学手段有限。还有一些教师忽略了故事背后的文化与价值引导,故事教学未能兼顾语言、文化、思维和情感多维目标。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教学的实施效果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深度。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英语故事教学的优化策略
为充分发挥故事教学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需从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资源等多个层面优化教学体系。首先,教师要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将故事教学与学科能力目标深度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生动、互动的故事语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其次,科学选择和开发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英语故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感色彩和文化元素,难度适中,故事结构清晰,语言有层次感。再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故事续写、画故事、情感共鸣等多样化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和成长,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和创意输出。优化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评价,关注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创新性和交际有效性。教师应善于利用数字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丰富多样的故事素材、微课视频和互动平台,弥补传统课堂资源不足,提升故事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故事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多重价值
英语故事教学不仅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首先,故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综合素养,提高语音语调、词汇表达和语法应用水平。其次,故事内容往往蕴含丰富的社会情感、道德观念和文化信息,为学生拓展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包容开放的世界观提供了素材。故事情节的设计和人物命运的演绎能够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情感体验,培养多维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故事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角色分工与集体展示,有利于学生沟通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当前故事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深化理念、丰富内容、创新方法、优化评价与完善资源保障。未来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故事教学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故事教学体系,为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莉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路径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14): 93-97.
[2] 朱芳 .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与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关系探析 [J].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3(8): 102-106.
[3] 陈燕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J]. 教师 , 2023(1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