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施
小红
霍林郭勒市第一小学 029200
摘要:信息技术时代,学科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培养综合型和创造型人才,离不开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如今,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思想。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既能促进本学科教学价值的多元化,也能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基于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对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施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 跨学科整合 策略
引言: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整合策略,要始终立足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科学知识构建跨学科学习项目,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跨学科项目中的表现,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施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施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整合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植物生长的探究中引入数学运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测量和记录植物的高度、植株的间隙、叶片的数量等,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索习惯。其次,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当学生在种植中遇到迟迟不发芽、叶子发黄等问题时,可以运用生物学知识加以思考和解决,从而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再次,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整合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气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比如在教学蜡烛的变化时引入李商隐的《无题》,学生既能从“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中认识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也可以在诗句的启发下获得新的人生感悟和思考。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策略的实施方法
(一)科学和语文的整合
科学重在观察和体验。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可以在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种植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态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种植体验,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促进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和道德品质。再比如在鸟类的生活习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杜甫的《绝句》,让学生结合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去探索鸟类以及栖息地保护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诗词修养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学类的绘本和书籍等,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交流,分享感悟,强化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实现跨学科整合。
(二)科学和数学的整合
科学和数学的关系紧密。很多数学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索科学世界的过程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教学中引入圆形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圆形周长公式去探索宇宙空间以及位置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在给动植物分类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数的分类的方法,从探索数的共同属性延申到探索动物或植物的共同属性,进而实现科学分类。比如数的分类都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而动物或植物的分类也可以依循这一分类模式,从界到门,从纲到目,从科到属等,进而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然生态的联系性和丰富性。诸如此类的整合模式,都体现了科学和数学的紧密关系。
(三)科学和历史的整合
引导学生结合古代发明成果对现代科技成果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或者选择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学生较为熟悉的科学家的历史事迹进行讲解、表演和采访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历史观念。比如引导学生从古代的印刷术联想到现代的打印机,帮助学生认识早期印刷术的基本原理,促进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比如张衡、祖冲之、爱迪生、爱因斯坦等,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对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科学求索精神。
(四)科学和艺术的整合
人类对美的想象和创造,始终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引擎。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而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以及对假恶丑的抵触和批判,已经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科学教育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跨学科整合中,更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制作环保主题海报、设计手机或房屋模型、彩绘细胞结构等跨学科项目,促进学生的精神品味,涵养学生的精神气质,同时强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彩绘细胞结构为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选择水彩、丙烯颜料或是数字绘画工具等对动物或植物的细胞结构进行绘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绘制太阳系图,在小组中分享和展示。
(五)科学和体育的整合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素质,强化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人体奥秘,养成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习惯,为未来成才成功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契合小学生的体育项目较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思维,孩子们在运动、饮食等方面会出现很多问题。作为科学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改进自身问题,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吃肉,教师就可以从科学角度向学生讲一讲肉食对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认同。教师可以创设育人模式,比如学生扮演免疫卫士,教师扮演细菌和病毒,通过模拟演绎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让学生对肉类食品在合成抗体、运输氧气、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切实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综上,笔者认为科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案例不局限于如上几点,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兴趣和知识水平进一步拓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科学教学中的跨学科实践应该始终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关注差异,推进落实。小学生的综合知识较为有限,跨学科项目的实施要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合理统筹挑战性和适宜性的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通过积极的鼓励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薛泱植. 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教学探索——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为例[J]. 新课程, 2024, (18): 72-74.
[2]向妮. 小学科学教师对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认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