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下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形式的适宜性与效果反思
韩思思 黄小红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板栗树学校 419400
自开展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来,我在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挑战与突破,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从最初对多元化作业形式的摸索尝试,到如今对其适宜性与效果的深入反思,这段历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作业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计算与习题练习,而是要打破学科壁垒,以多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探索既能巩固数学知识,又能融合其他学科元素的作业形式,期望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升学习能力。然而,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成功与失败的经历,都成为我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动力源泉。
一、作业理念与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我始终认为,数学作业不仅是知识巩固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科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将数学与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力求让作业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后,我设计了“小小理财家”的综合性作业。学生需要先根据家庭一周的消费情况,用文字记录各项支出(融合语文的写作能力),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总支出、各项支出的占比,并分析哪些消费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融合美术元素)将结果展示出来,要求版面设计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在这次作业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不仅对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锻炼了写作和美术创作能力。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比如,一些学生在文字描述消费情况时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还有些学生在手抄报设计上过于注重美观,而忽略了数学内容的准确性。这让我意识到,在作业设计时,虽然要注重学科融合,但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度,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要确保作业目标明确,既能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能实现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科间的有机结合。
二、作业价值与目标的达成情况
小学数学作业的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应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学科融合的作业设计中,我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测量”单元的教学后,我布置了一项与科学学科融合的作业。学生需要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数据,然后结合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这些物体的尺寸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什么桌子的高度通常在 75 厘米左右?这样的高度与人的坐姿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巩固了测量知识,还将数学与科学知识进行了整合,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作业反馈来看,许多学生都能准确测量数据,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学科融合作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但在实现作业目标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完成综合性作业时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往往只能完成数学测量部分,对于学科融合的分析环节则难以入手。这表明,在作业目标的设定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要降低难度,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效果,我尝试了多种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包括实践操作类、项目探究类、游戏竞赛类等。实践操作类作业如制作数学模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等,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项目探究类作业如“校园绿化面积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探究能力;游戏竞赛类作业如数学口算接龙、数学谜语比赛等,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
三、作业形式与实施效果的反思
这些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不再将作业视为负担,而是当作有趣的活动。例如,在“数学谜语比赛”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为了猜出谜语,他们主动复习数学概念和知识,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然而,在作业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实践操作类作业由于材料准备不足或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完成任务;项目探究类作业在小组合作中,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他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游戏竞赛类作业有时过于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度巩固。
回顾这段时间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历程,我深刻认识到学科融合下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科融合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注重作业的分层性和针对性,同时加强对作业实施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多元化作业形式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