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业财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作者

蒋阳

中国石油四川泸州销售分公司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业财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二、业财融合的内涵及认识误区

(一)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是指财务与业务部门在目标、流程、信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旨在打破传统部门壁垒,促进资源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通过业财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财务策略;同时,财务部门也能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业财融合的认识误区

尽管业财融合的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践中,人们对其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有些人认为业财融合只是财务人员单方面参与业务、更懂业务的过程,而忽视了业务部门在融合中的积极作用。实际上,业财融合是双向的,既需要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也需要业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当前业财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与文化差异

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观念上存在差异。业务部门通常关注业务指标的完成,而财务部门则更注重财务风险和合规性。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沟通时可能出现障碍,财务人员可能使用大量的财务比率和会计概念,使得业务人员难以理解。传统的部门分工文化根深蒂固,各部门之间存在“部门墙”,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障碍限制了业财融合的推进。

(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与整合难度大

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来源广泛,数据格式、标准可能不一致,导致数据整合难度大。企业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编码规则等可能不同,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资源。数据质量问题也是业财融合中的一大挑战。数据的不准确、不完整或不一致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失真,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三)信息系统局限性

现有的信息系统可能无法满足业财融合的需求。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是独立建设的,功能上无法实现无缝对接。例如,企业的财务软件无法实时获取业务系统中的订单状态信息,不能根据业务变化及时调整财务处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限制了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影响了业财融合的效果。

(四)组织架构限制

现有的组织架构可能不利于业财融合的推进。传统的组织架构是按照职能划分部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平行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专门的业财融合管理机构或岗位,没有明确的部门或岗位来负责业财融合的规划、协调和监督,导致业财融合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五)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脱节

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往往是分别设计的,缺乏协同性。例如,在采购流程中,业务部门关注的是采购物资的质量、交货期等,而财务部门关注的是采购成本的控制、付款条件等。两个流程没有有效衔接,可能会出现付款延迟导致供应商关系紧张、高价采购等问题。这种脱节不仅影响了业务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六)人员能力不足

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业务知识,能够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然而,传统的财务人员往往缺乏对业务的深入了解,同时业务人员也缺乏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对财务概念、财务报表等理解有限。方在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这限制了业财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四、实现业财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思维方式,强化双向融合

财务角度。财务人员应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中。他们应拓展职能、丰富工作场景、抓住关键控制点,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各种业务挑战。同时,财务人员还应学会用数据说话,建立和运用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业务绩效和财务表现。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业务角度。业务人员应树立利润与现金流至上的理念,正确理解财务结果导向的重要性。他们应具备经营思维和风险意识,能够基于业务视角做出效益最大化的决策。同时,业务人员还应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他们应学会从财务角度思考问题,了解财务指标的意义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

(二)预算引领,统一目标和方向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将长短期目标、所需资源等进行分解和细化,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预算应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导向和控制工具,引导各部门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开展工作。这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硬化预算约束。企业应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确保费用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通过硬化预算约束,企业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同时,这也有助于企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数据管理与整合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为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企业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包括制定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标准等。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效整合,为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优化信息系统。企业应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优化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这将有助于企业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同时,通过优化信息系统,企业还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在加强数据管理与整合的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数据安全保障。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数据加密和数据权限管理机制等。通过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企业可以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等风险的发生。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加大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推进业财融合,需重点发力。应加大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以组织培训、提供实践机会等,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与综合能力,组建起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团队,为融合筑牢人才根基。业务人员要加强财务知识学习,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更好理解财务指标,提升与财务部门沟通协作效率。还要建立跨部门协作团队,负责特定项目,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打破壁垒,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

业财融合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数据管理与整合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有效措施,可以推动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这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蒋阳(1987.7-),女,汉族,四川泸州人,中级会计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