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检测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贾万权
211022198604055577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机床、风机、汽车等各类机械装备中,承担着传递载荷与减小摩擦的关键作用。据统计,旋转机械故障中约 30% 源于滚动轴承失效,故障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设备停机、生产中断甚至安全事故。因此,实现滚动轴承的精准故障诊断对保障设备可靠运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振动分析、油液检测等,其中振动分析法因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但传统方法需人工提取时域(如峰值、峭度)或频域(如特征频率)特征,依赖专业经验,且在多故障耦合、强噪声环境下效果不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方法通过自动特征提取提升了诊断智能化水平,但多数方法仅实现故障分类,缺乏对故障位置的定位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较早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Hinton 等提出的深度置信网络(DBN)被用于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学习,实现了故障分类准确率的提升;LeCun 团队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通过二维图像输入提取局部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国内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雷亚国等提出基于小波变换与 CNN 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时频图像转换实现多故障类型识别;何正嘉团队将注意力机制引入深度学习模型,提升了复杂工况下的特征提取能力。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故障分类,结合目标检测实现“定位- 分类”一体化诊断的研究较少。
目标检测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新思路。YOLO系列模型因实时性与高精度优势,被用于电路板缺陷检测、零件尺寸测量等场景。将其引入轴承故障诊断,可同时实现故障区域定位与类型识别,提升诊断的直观性与可靠性。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本文研究内容包括:
1. 振动信号时频图像转换: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将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像,保留故障特征信息;
2. 改进 YOLOv5 模型构建:引入注意力机制(CBAM)增强对微弱故障特征的捕捉能力,优化损失函数以提升小目标检测精度;
3. 实验验证:基于西储大学(CWRU)轴承数据集与实验室实测数据,验证方法的准确率与抗噪声性能。
技术路线为:信号采集→时频图像转换→数据集构建→模型训练与优化→故障诊断实验→结果分析。
二、相关理论基础
2.1 滚动轴承故障类型与特征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包括内圈故障、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及保持架故障。不同故障类型对应特定的振动特征频率,例如内圈故障特征频率计算公式为:
f_ i= \frac {n} {120} \times Z \times (1 - \frac{d}{D} \cos\alpha)
其中,n 为转速( (r/min) ),Z 为滚动体数量,d 为滚动体直径,D 为轴承节圆直径,\alpha 为接触角。这些特征频率在振动信号的频谱中表现为峰值,但在强噪声下易被淹没。
2.2 目标检测理论与 YOLOv5 模型
目标检测的核心是实现图像中目标的“定位 + 分类”,YOLOv5 模型采用CSPDarknet53 作为骨干网络,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PN)融合多尺度特征,实现不同尺寸目标的检测。其工作流程为:
1. 将输入图像划分为 S×S 网格,每个网格负责检测中心落入该网格的目标;
2. 每个网格预测边界框 (x,y,w,h) )、置信度及类别概率;
3. 通过非极大值抑制(NMS)去除冗余边界框,输出最终检测结果。
YOLOv5 的优势在于实时性(帧率达 140FPS)与高精度,适合工业场景的在线诊断需求。
2.3 时频分析方法
振动信号为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可同时反映信号在时间与频率域的特征。连续小波变换(CWT)通过伸缩和平移小波基函数,对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其表达式为:
CWT(a,b) = \frac{1}{\sqrt{|a|}} \int_{-\infty}^{\infty} x(t) \psi^*(\frac{t - b}{a}) dt
其中,a 为尺度因子,b 为平移因子,\psi(t) 为小波基函数。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如 db4)可有效提取轴承故障的冲击特征,转换后的时频图像可作为目标检测模型的输入。
三、基于改进YOLOv5 的故障诊断方法
3.1 振动信号预处理与图像转换
1. 信号采集: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轴承振动信号,采样频率设为 12kHz ,时长10s,截取有效数据段(2048 点/ 段);
2. 去噪处理:通过小波阈值去噪消除环境噪声,保留故障冲击成分;
3. 时频图像生成:利用CWT 将一维信号转换为 224×224 像素的灰度图像,
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频率,像素值表示信号能量。
3.2 改进 YOLOv5 模型构建
1. 骨干网络优化:在CSPDarknet53 的残差块中嵌入CBAM 注意力模块,通过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增强对故障特征的权重分配;
2. 损失函数改进:采用 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替代原边界框损失,提升定位精度;
3. 多尺度训练:引入图像缩放、旋转等数据增强手段,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3.3 模型训练与评估指标
训练数据集采用 CWRU 轴承数据集(包含内圈、外圈、滚动体 3 类故障,转速 1797r/min) ,划分训练集(70%)、验证集(20%)与测试集(10%)。训练参数设置:batch size=16,初始学习率 =0.01 ,迭代次数 =300
评估指标包括:
• 准确率(Accuracy):正确识别的故障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
• 平均精度( ⟨mAP⟩ ):各类别精度的平均值,衡量定位与分类综合性能;
• 帧率(FPS):每秒处理图像数量,反映实时性。
四、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 YOLOv5 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时频图像转换与目标检测模型结合,实现了高精度、实时性的故障诊断。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三类典型故障的识别准确率达 96.3%,且在噪声环境下性能稳定,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5.2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从三方面展开:
1. 扩展故障类型:研究保持架故障、多故障耦合等复杂场景的诊断方法;
2. 轻量化模型设计:通过模型压缩技术降低计算资源需求,适应边缘计算设备;
3. 在线诊断系统开发:结合工业物联网(IIoT)实现振动信号实时采集与诊断,推动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亚国 , 贾峰 , 孔德同 , 等 . 深度学习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J].机械工程学报 , 2020, 56(1): 94-110.
[2] 何正嘉, 陈雪峰, 訾艳阳. 机械故障诊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振动工程学报 , 2019, 32(5): 817-825.
[3] 刘畅 , 张西宁 , 杨兆建 . 基于 YOLOv3 的滚动轴承故障定位与识别 [J].仪器仪表学报 , 2021, 42(3): 153-161.
[4] 李兵 , 王奉涛 , 张志新 . 基于时频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J]. 航空动力学报 , 2018, 33(7): 1676-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