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

李刚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卫生院

引言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类型,多因直接暴力或牵拉所致,严重影响膝关节伸膝功能和下肢活动能力 [1]。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虽能实现骨折块的对合与初步稳定,但存在钢针移位、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多等问题,影响术后恢复质量 [2]。背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固定技术,在强化骨折稳定性、减少软组织刺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探讨背张力带钢丝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 2023 年 3 月—2025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中,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龄 21~72 岁,平均年龄(46.2±8.9)岁。对照组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 22~70 岁,平均年龄(45.8±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X 线或 CT 检查明确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2)年龄18岁至75 岁之间;(3)初次发病,未接受其他外科治疗;(4)术前膝关节功能正常,无严重基础性关节病变;(5)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多发创伤或开放性骨折;(2)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3)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或骨代谢性疾病者;(4)术后随访不全或资料缺失者;(5)存在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术中在椎管内麻醉下取膝前正中纵行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彻底清除骨折间夹杂软组织,复位后于髌骨两骨折块间平行置入 2 根克氏针,贯穿髌骨上下极,随后使用直径 1.0mm 医用不锈钢钢丝沿“8”字形缠绕固定于克氏针外,形成张力带结构 [5]。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及内固定牢固后,冲洗创面,逐层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 小时内拔除引流管,并于术后第 2 天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

观察组采用背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术中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膝前正中切口显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于髌骨背侧钻孔 2 至 3 个通道,将医用不锈钢钢丝依次穿过,并由远端回绕后于近端交叉固定形成稳定的背张力结构。张力控制在 20–25N,确保固定力均匀分布并增强内固定稳定性[6]。钢丝固定后再次透视确认复位良好、无错位,再行逐层缝合,常规包扎处理。术后遵循相同的康复方案,进行抗感染处理和早期功能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操作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由两名评估医师独立测定并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 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以 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我院2023 年3 月—2025 年3 月收治的100 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术中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 Lysholm 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体数据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髌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髌骨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恢复伸膝功能、实现骨折端的解剖复位及稳定固定,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虽然为临床广泛采用,但在术后常出现钢针移位、皮肤刺激、内固定松动等问题,影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我院本次研究通过对 100 例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背张力带钢丝固定技术的优势。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操作时间更短,术后第 3 天膝关节屈膝角度及第 3 天 VAS 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背张力带钢丝固定不仅能提供更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还能减少术后早期疼痛,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加快康复进程,观察组术后6 周内可负重行走的平均时间早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其恢复速度更快。

综上所述,我院采用的背张力带钢丝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术式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有祥 , 石伟 , 余志长 . 克氏针 8 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27(35):48-50.

[2] 杨杰 , 刘晓东 , 刘九龙 , 等 . 髌骨针钛缆张力带固定与克氏针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J]. 医药论坛杂志 ,2023,44(04):56-59+64.

[3] 毛平 , 林谋明 , 姚小福 , 等 . 掌骨钢板辅助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下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J]. 浙江创伤外科 ,2022,27(06):1115-1117.

[4] 周俊刚 .U 形横环钢丝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 [J].临床医学 ,2022,42(06):24-26.

[5] 董文林 , 温喜乐 . 粉碎性髌骨骨折带孔金属骨针联合钛缆内固定疗效观察 [J]. 浙江创伤外科 ,2021,26(05):857-858.

[6] 谢俊 , 郭金库 .U 形横环钢丝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J]. 浙江创伤外科 ,2021,26(0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