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员安全防护不足成因及智能化装备优化对策

作者

梁军军

平顶山市消防救援支队  467000

引言

高层建筑火灾频繁发生,使之成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高层火灾环境中火势蔓延迅速,建筑结构复杂,通风系统多样,高度不同等特点使传统灭火手段与安全防护策略很难应对。消防员是扑救火灾的主要力量,消防员的安全防护情况直接关系着火灾扑救效果以及人员生命安全。但是,既有消防员安全防护装备,培训体系以及协同作战机制等在高层建筑火灾面前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目的是从设备,训练和协同作战几个维度对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员安全防护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包括智能化设备在内的诸多优化措施,试图为今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防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独特性与消防员的应对难题

(一)火灾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

高层建筑火灾蔓延受到火源位置,楼层结构和建筑材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演化难以预见。火灾初期火源很难确定,而且烟雾及有毒气体迅速聚集大大减弱感官判断能力。火势不只沿着垂直通道扩散,而且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加大扑救的难度。火场环境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消防员根据实时变化情况进行策略调整,这就使火灾扑救任务既复杂又具有挑战性。

(二)消防员特殊任务与压力

消防员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肩负多重任务,包括灭火、保护被困人员和控制火势等。随着火灾蔓延,任务负荷剧增,尤其在高楼层,消防员必须在恶劣环境中持续高强度作业。这种高压状态对其体能、心理状态和协作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尤其在高温、浓烟和复杂建筑结构中,消防员既需迅速响应突发情况,又要兼顾多重任务,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三)消防员安全防护需求

高层建筑火灾环境下,消防员安全防护需求较高。传统的防护装备,例如防护服和呼吸器,在面对极端的高温、浓烟和有毒气体时,往往不能提供充分的保护,甚至可能无法保证操作的自由度。消防员还要面临着建筑结构复杂、火源位置不稳等问题,需要防护装备除了基础防护功能外,还要有更强的适应性以及智能化特性,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火灾环境,保护消防员安全。

二、火灾环境中的安全短板与应急执行困境

(一)安全防护装备的不足与局限

既有消防员防护装备对高层建筑火灾适应性显著不足。传统防护服以防热防火为主要目的,忽略对透气性、舒适性及耐用性的要求,造成设备体积过大或者局部不透风,从而影响消防员的长期工作。极端情况下传统装备往往存在失效危险,不能有效地应对高温,浓烟和湿度等诸多难题。所以现有设备急需从设计,材料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以便更好地处理高层火灾这一复杂的环境。

(二)安全意识与培训体系的缺陷

消防员培训体系没有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殊性,已有培训过分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缺少针对高层火灾这一复杂环境及特殊工作任务进行专项培训的环节。特别是情景模拟与应急决策中,训练内容针对性与实战性不强,使消防员遇到高层火灾,不能快速准确处置。另外,目前的培训体系对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重视不够,使得消防员处于高压环境中易产生决策失误或者情绪波动。

(三)协同作战中的困难与隐患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要求消防员等部门紧密合作,但是由于场景复杂,信息传递不畅,指挥系统不够健全等原因,协同作战效率大打折扣。通讯设备故障,信息共享滞后等问题使消防员等难以协调,影响了任务顺利开展。当多任务并行不悖时,协同作战机制不健全会加大安全隐患,特别是当火灾扑救,撤离和救援等多任务交替进行时,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智能技术赋能消防员安全防护的突破

(一)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与发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化装备给消防员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未来防护装备会更强调多功能性和智能化设计,在传感技术,环境监测和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化装备可以实时地感知火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消防员发出预警信息。比如装备有热成像技术防护服能够帮助消防员准确判断火源分布情况,继而制定更科学灭火策略。

(二)培训体系的优化与提升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特殊需求,应重新设计并优化现有的消防员培训体系。新型培训模式应结合理论与实战,强化消防员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必须增加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复杂环境的模拟演练,模拟不同火源与烟雾条件下的灭火与救援操作,提升消防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同时,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技术技能,还应涵盖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消防员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并作出正确决策。

(三)协同作战机制的改进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协同作战,要从优化信息传递与指挥系统出发,建立更高效更稳定的协同作战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将成为重点,以实时数据传输保证全体作业人员都能获得火灾最新消息,以免消息出现滞后或者失真的情况。同时指挥系统要加强多部门协作调度和安排,保证各队伍间任务分配情况清晰明确。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协助火灾扑救,有利于降低人工操作风险和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结论

高层建筑火灾有着复杂多样的特征,常规消防员安全防护手段处理此类火灾显露出明显局限性。智能化装备的迅猛发展给消防员安全防护工作带来新的突破点,它具有实时监测,环境感知和远程通讯的多重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火场作业效率。另外优化消防员训练体系特别是高层建筑火灾专项训练和完善协同作战机制也成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重点举措。

参考文献

[1] 提文杰 . 浅谈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J]. 前卫 ,2024(5):0219-0221.

[2] 沈鹏 . 基层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能力提升现状与解决对策探析 [J]. 消防界 : 电子版 , 2023, 9(3):31-33.

[3] 赵晗 . 无线通信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探究 [J]. 通信电源技术 , 2024,41(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