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在 ICU 收治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巨霞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0

烧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迅速脱离伤害源,并立即进行冷疗,随后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对于重症患者,必须将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紧急抢救。ICU 所收治的烧伤患者通常病情危重,伴随着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和抵抗力均有所下降。因此,对这些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是必要的,以促进其康复进程。引入精细化的肠内营养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基于此,本文将分析 ICU 收治的烧伤患者护理中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10 月 ~2024 年 10 月本院 ICU 收治的 60 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30 ,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30 ,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平均(36.45±8.12)岁;烧伤总面积( 48.12±18.56 ) % 。观察组:男14 例,女16 例;平均( 37.12±8.05 )岁;烧伤总面积( 49.05±18.12 ) %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ICU 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肠内营养支持(选用标准营养液)并辅以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针对重度烧伤患者的高代谢需求(感染期长、能量及蛋白质需求显著),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动态调整方案,必要时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最终过渡至经口进食。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管道护理。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胃管护理需关注创面变化。急性期创面渗出明显,恢复期有新生肉芽组织,表皮再生。传统胶布固定法可能损伤新生组织,建议用棉带配合泡沫敷料或棉垫复合固定。置管后在鼻腔出口标记,定期检查棉带松紧(以容一指为宜)、置入深度及刻度[1]。体位变换时专人固定管道,用双重固定法防滑脱,建立每2 小时一次的管道风险评估制度。

(2)营养液输注速度。临床营养支持时,需建立胃潴留量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回抽胃内容物,据潴留量分级调控输注速度:潴留量 <100ml ,适当提升输注速率 10-15% ; 100-200ml ,维持当前参数; >200ml ,立即暂停或降速 50% 。特殊体位(如俯卧位)因胸腹腔压力变化易反流,输注速率严格控制在 20ml/h 。患者呕吐时,立即调整输注速度至 20-30ml/h ,并配合头高位 30 体位管理。该基于客观指标的阶梯式调节方案,可显著降低反流(约 42% )和呕吐(约 35% )等并发症发生率。

(3)营养液温度。营养液输注前需用专用加温泵将温度调至37±1℃的生理适宜范围,同时要全程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注管路并每24 小时更换输液装置。营养液开启后应在4 小时内用完,未用完部分需废弃,以避免微生物污染。通过“三控管理”(控温、控浓、控速),可提升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并发症护理。重度烧伤患者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肠内营养用葡萄糖作溶媒会增加高血糖发生率。对持续高血糖患者,可换用糖尿病专用营养液,用微量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控制,每 2h 监测末梢血糖并及时调整剂量。针对高血钠,遵医嘱鼻饲蒸馏水,控制含钠液体摄入以恢复血钠水平。肠内营养需记录出入量,监测机体电解质变化,异常及时上报。针对误吸,分析原因,卧床久、气管切开、鼻饲管刺激、俯卧位压迫等会引发误吸风险,采取调整鼻饲管位置、床头抬高 30 °、减少鼻饲管刺激等措施预防。对误吸高风险患者,采用声门下吸引、间断胃肠减压、床旁备吸引装置等策略。对吸入性肺炎患者,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通过综合并发症护理措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进行系统评估。通过监测营养代谢指标(包括体重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和胃肠道耐受性指标(腹痛、腹泻、胃潴留、胃肠反流及误吸发生率)等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Ω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内营养指标值比较

经观察,实验组的肠道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肠内营养指标值比较( ∇.x±s )

2.2 两组肠道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肠道并发症情况(n, % )

3. 探讨

ICU 收治的烧伤患者,其疾病状况通常极为危急,且病情的发展变化速度相当迅速,与此同时,这些患者还面临着较高的感染风险。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次且紧急的医疗干预和治疗措施。由于烧伤的严重性,患者的机能平衡性会受到严重破坏,进而使其身体进入到一个高分解和高代谢的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肠内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直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素,确保其机体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正常运转的状态[2]。

精细化的肠内营养护理,重于营养护理的全面性,目的在于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强化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肠内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显著( P<0.05 )。

结语

综上所述,‌对ICU 收治的烧伤患者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肠道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付慧 , 廉幼军 , 吕志华 . 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在 ICU 收治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41(16):2086-2087.

[2] 范以林, 刘琛媛. ICU 收治烧伤患者护理中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临床护理研究 ,2023,32(21):124-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