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作者

朱萌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200

引言

近些年,我国对于建设项目的研究越发深入,而绿色建筑正是顺应时代发展所衍生出来的产物,其主要是以高效率地利用水、地、土地等资源,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稳定发展,施工单位就不得不关注绿色化施工技术,还需要关注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基于此,本文将对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关内容展开进一步论述。

1 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原则

1.1 全过程原则

全过程原则是造价管理人员在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期间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以绿色化施工技术为核心的建筑工程往往存在规模大、内容繁杂、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人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仅关注初始的施工投资,还需要综合考虑运营、维护乃至拆除阶段的费用,使得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贯穿于绿色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1]。只有在每一个环节均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经济、环保等双重价值。

1.2 动态性原则

绿色建筑施工期间,许多因素均会干扰到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进而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造价管理人员保持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将会大幅度降低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为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坚持动态性原则,即在预算编制方面适当预留弹性空间,以此应对政策变化、市场波动或者技术更新带来的不良影响 [2]。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标准可能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升级,这同样要求造价管理人员秉持动态性原则,实时关注绿色建筑施工的全生命周期,科学运用不同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从而增强造价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1.3 经济性原则

绿色建筑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不仅需要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为目标,还需要以保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意味着造价管理人员应当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遵循经济性原则。主要表现为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三重底线,平衡好相互关系,在不影响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施工单位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

2 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策略

2.1 注重市场调研,合理编制预算方案

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预算方案应当以科学、合理、贴合实际为首要前提。由于建筑材料成本在项目中的占比较高,所以造价管理人员应当秉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时关注建筑市场的动向,做好市场调研与分析,将之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 [3]。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在建筑市场发放调查问卷,利用互联网查找和整理建筑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图表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将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不匹配的现象。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图纸,熟练套用单价,确定绿色建筑的工程量。由于施工环境也会影响到预算方案的编制,造价管理人员还需要与勘察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促使工程勘察报告在预算编制环节提供信息支持。

2.2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体系

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需要贯穿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全流程,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剖析每一个环节,落实多元化的举措,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体系。具体来讲,施工单位应当落实好以下三点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机构。成本控制机构需要由若干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成本控制人员组成 [4]。成本控制人员依照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要求,对现有的造价预算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并且加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第二,加强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让成本控制工作事半功倍。基于城市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成本控制人员可以尝试在施工现场安装若干智能传感设备。这些智能传感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借由无线网络传输至智能化系统,便于成本控制人员直观地看到实际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无需亲自到达施工现场,便可以对比实际支出与预期支出,找到偏差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成本控制人员想要确保解决方案的可操作性,可以将其输入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预测其执行效果[5];第三,加强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竣工阶段,成本控制人员需要配合竣工验收人员,仔细检验验收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如果发现异常,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及时提出异议,找到最佳的解决路径,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3 加强技术培训,注重队伍结构的优化

市面上关于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技术、知识正处于不断革新的状态,为绿色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人员提供了新的捷径。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忽略技术培训与队伍建设,导致造价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能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使得绿色建筑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出现滞后。如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便需要加强技术培训,注重队伍结构的优化 [6]。具体来讲,施工单位需要整合市面上关于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最新技术和知识,将之转化为简单易懂、容易被接受的技术培训课程,并且提供给造价管理人员。如果造价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参与培训,施工单位可以考虑将技术培训课程上传至云端,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登录云端平台,提升自我。针对部分学习能力突出、日常行为表现优秀的造价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可以将其派遣至先进的平台,在实地中学习和掌握绿色建筑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技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明确的人才引进门槛,重点考察对方的受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确保其足以胜任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岗位。在利用校园渠道实施人才引进时,施工单位应当重点引进相关专业的优质毕业生,并且搭建人才储备库,这样可以随时随地补充新鲜血液,确保造价管理队伍的先进性、可靠性。

3 结束语

对于绿色建筑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而言,造价管理人员无疑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指定造价管理人员承担责任。造价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技术培训,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我,掌握先进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市场调研,掌握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趋势,并且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造价预算方案,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明确方向。除此之外,造价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注重竣工阶段的验收与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关内容展开探讨,希望对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刘改萍 .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7):82-84.

[2] 楚晶莹 .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J].砖瓦 ,2025,(03):99-101.

[3] 易悦 . 新型材料在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中应用策略分析 [J]. 居舍 ,2024,(34):155-157.

[4] 周婉贞 .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 [J].中华民居 ,2024,17(07):39-41.

[5] 谭忍花 .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对策探讨 [J].陶瓷 ,2023,(08):176-178.

[6] 谢颖 .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05):135-137.